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现代都市 > 精选小说商女归来:开局遭遇退婚

精选小说商女归来:开局遭遇退婚

长山里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精品古代言情《商女归来:开局遭遇退婚》,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沈让尘余晚之,是作者大神“长山里”出品的,简介如下:前世她是商户之女,却有幸嫁入高门。谁人不说她走了天大的好运气?只有嫁进侯府之后她才知道,那个外界人人称赞的好夫君,为的是她薛家的万贯家财。等她知道这场婚事是有心人算计得来,她已被婆家人诬陷私通。老天垂怜,一朝重生,她成了一介嫡傻女。这一次,她要讨回前世的所有公道,虐渣打脸,通通要!...

主角:沈让尘余晚之   更新:2024-08-20 12: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让尘余晚之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小说商女归来:开局遭遇退婚》,由网络作家“长山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精品古代言情《商女归来:开局遭遇退婚》,赶快加入收藏夹吧!主角是沈让尘余晚之,是作者大神“长山里”出品的,简介如下:前世她是商户之女,却有幸嫁入高门。谁人不说她走了天大的好运气?只有嫁进侯府之后她才知道,那个外界人人称赞的好夫君,为的是她薛家的万贯家财。等她知道这场婚事是有心人算计得来,她已被婆家人诬陷私通。老天垂怜,一朝重生,她成了一介嫡傻女。这一次,她要讨回前世的所有公道,虐渣打脸,通通要!...

《精选小说商女归来:开局遭遇退婚》精彩片段


九月深秋,大昭寺的莲池中的莲花还没开败。

两家夫人在莲池边打了照面,心照不宣没有提及亲事,只当寒暄,若是没看中,也不伤双方面子。

大伙儿都对四小姐余锦棠要相看的公子十分好奇,余锦棠更是紧张得昨夜一整夜都没睡着。

众人的注意力都在莲池边的清秀英俊的公子身上,余锦棠面露羞涩,被人簇拥推搡着往前。

大家纷纷探头张望,无人注意到人群中一人默默后退,须臾间便消失在了拱门之后。

大昭寺是一切事件的开端,后来发生的一切都杀得余晚之措手不及,她死得不明不白,要想知道事件始末,需得追本溯源。

余晚之循着记忆找到当日出事时的寮房,有香客出入,看上去没有什么异常。

寺中僧人来来往往,余晚之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当日来敲门喊她的僧人。

等她回过神来,眼前已是一片青翠的竹林,长长的山道逶迤入竹林深处,不知通向何方。

余晚之正准备抬脚往里走,山道上匆匆走来一名僧人,拦住了她的去路。

“施主留步,此处非见客之地,施主可是迷了路?”

余晚之忙合手回礼,“师父莫怪,的确是在寻人的途中迷了路。”

“施主所寻何人?”

余晚之思索片刻道:“我曾在寺中偶遇一位师父,提及我睡眠不佳,那师父便赠了我一味药材,如今药材用完了,想问那位师父再求一些。”

她顿了顿,又问:“不知您可曾见过一位宽耳阔鼻,嘴唇略厚,眉间有两颗痣的僧人?约莫……三十来岁。”

僧人凝神思索了一番,摇头道:“未曾见过,我在寺中已有十余年,从未见过施主描述的人。”

“会不会是新来的……”

余晚之还未说完,僧人出声打断,“不会,僧人进寺需登记造册,不巧,贫僧便是造册人。”

余晚之心中一紧,身子仿佛都沉了几分。

她是被人陷害这点不假,竟连僧人都是假的,可见并非巧合,乃是筹谋已久。

沙弥说完,见她依旧立在原地不动,于是抬手指了个方向,“施主沿着这条路走,便能回到前殿去。”

“多谢师父。”余晚之沿路折返。

那沙弥目送她走远,直到人影消失不见,才转身步入了竹林。

林中薄雾弥漫,行至深处豁然开朗。

亭中一人身着白衣,乌木束发,单单一个侧影便端的是谪仙人的风貌。

那人在棋盘上落下一子,抬手时露出一截冷白的手腕。

寂然盯着棋盘看了半晌,忽然道:“你在此时回京不是个好时候。”

“芙蕖未谢,”沈让尘抬眸,“怎么就不是好时候?”

寂然将手中的棋子丢回棋篓中,道:“你明知我说的不是这个,元德帝请你做帝师,你这个时候回来搅浑水做什么?”

沈让尘捻着手中的棋子,那棋子材质是上乘的冷玉而成,握多久都不会升温。

“我避世数年,家师也仙去了三年,三年丧期已过,避不如迎。”

寂然悄悄将手伸向棋盘,叹息道:“我看吶,这趟浑水你是只能搅进去了。”

话音刚落,一粒棋子便打在了寂然伸出的手上。

沈让尘收回手,悠然道:“我看……你这下棋玩赖的毛病也是改不了。”

寂然揉着手背,瞪了眼一旁憋笑的沙弥,全然没有得道高僧的老成持重。

旋即笑道:“看来我转移话题的功夫尚待修炼。”

沈让尘侧头看了一眼沙弥,问道:“方才是何人闯入?”

沙弥只觉那双眼如被水墨浸染过一般,看来时却是清清冷冷的,好似没将万物放进在眼里。

沙弥只看了一眼便匆匆低下了头,这才敢开口说话:“只是一名迷路的女香客。”

寂然道:“那就送去前山。”

余晚之人已到了前山。

她是偷偷溜出来的,没告诉任何人,回来时看见坠儿和春文正在四处找她。

坠儿和春文原本在看热闹,是过了许久才发现三小姐丢了,怕被罚也不敢张扬,只能两人先试着找找,找得焦头烂额。

看见余晚之施施然走来,坠儿慌忙上前拉着余晚之看了一圈,确定无恙才松了口气,张口即是一通数落。

“小姐怎么能到处乱跑呢?知不知道我们找得有多着急,这寺庙那么大,人多眼杂,万一有个好歹。”

春文扯了扯坠儿的袖子提醒。

坠儿手一扬挣脱,接着数落:“万一有个好歹,夫人不得扒了我的皮,小姐头回出门,怎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坠儿越说声音越来越小,逐渐发现了不对。

眼前的人再不是从前痴傻的三小姐,那傻子骂了也不知道还口,只知道傻笑和哭,可如今不一样了。

余晚之淡淡地看着,“说完了吗?”

她唇角尚带笑意,却看得两个丫鬟心里发怵。

春文当即要跪,屈膝到一半,却被余晚之握住了手臂。

余晚之道:“又不是你骂我,你跪什么?你们伺候我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佛门清净之地,若我还当众责骂于你二人,传出去岂不是让人说我张狂。”

春文垂着眼,保持着姿势不变,却不由心惊,“小姐。”

她方才打的就是这个算盘,大昭寺香客众多,大庭广众之下,她先服软,旁人只会说主子苛待下人,却不知痴傻多年的余晚之怎能想到这一层。

“你这丫头好生固执,”余晚之笑道:“小姐我亲自扶你都不起来,倒真像是要把这恶主的名头硬扣在我头上了。”

她这样说,春文哪里还敢跪,赶忙直起身道:“奴婢不敢。”

坠儿没听懂她们二人在说什么,只见小姐松开春文抬脚离开之后,春文额上便冒起了汗珠。


主仆三人一前两后,心思各异。

方才那一事,余晚之也算看出来些许端倪,如今她身边没个可信的人,办起事来多有不便,总得找几个用得上的人才行。

坠儿心直口快,但找她时的担忧和慌张,还有找到她之后的庆幸是不假的,那日给余晚之端水进来的也是她,看得出是刀子嘴豆腐心,留与不留尚不着急下结论。

而春文心思便要深沉得多,表面上不显山露水,但一出手使的就是阴招,这样的人留在身边早晚是个祸害。

坠儿方才数落了余晚之一通,此刻心里正忐忑,偷偷扯了扯春文的袖子,悄声道:“怎么办呀?我方才就是急慌了。”

春文低声道:“小姐已不是从前的小姐,可不是如往常那样随人搓圆捏扁,以后还是谨慎些。”

“这倒是,”坠儿点了点头,脑子一转随即又道:“可我从前也没有将她搓圆捏扁呀,我不过是嘴上不饶人,心直口快些罢了。”

春文瞪她一眼,“你既是心直口快,与其这样吊着不上不下,那不如你去问问小姐,咱们从前苛待她要如何处置,是乱棍打死还是发卖出府去?”

坠儿一听说发卖,登时不敢再接话了。

但她心里也知晓春文说的不假,她们如今都摸不准余晚之的脾性,也不知道她对痴傻时候的事情还记得多少,小姐不提,她们自然也不敢问。

可越是如此就越是可怕,像是有一柄利刃高悬于头顶,随时可能落下来取人性命。

“那……”坠儿想了想说:“小姐现在既然没有处置咱们的意思,那咱们以后就好生伺候着,将功补过不就行了吗。”

春文觉得这事恐怕没那么容易善了。

单从方才那件事便能看出不是个好欺负的主,表面看着温亲敦厚,其实是个软刀子,就连同她说话,面上都带着笑,可那眼里却是半点笑意也没有,眼神深得像见不着底似的,莫名地让人心慌。

春文看着余晚之的背影心想,一个傻子清醒过来,真能有那么大的变化吗?

相看过后,午后便要返程,否则就要错过城门关闭的时间。

回余府后先去向余老夫人问安,余晚之进屋才发现余老夫人房中已坐了两人。

见几人进门,其中一人起身给林氏让了个位置。

余晚之知道那两人是谁,却没急着喊,而是等余锦棠喊过之后才跟着喊了声“二婶,三婶。”

余老夫招手唤余锦棠过来,“正和你二婶三婶提起你们,今日一路可还顺利?”

“不太顺。”余锦棠在余老夫人身边坐了,说:“早晨出城时碰到死人出殡,晦气得很,死也不会挑个时候。”

余晚之抬眸在余锦棠脸上扫了一眼,又很快垂下眼,将情绪都敛在了眼眸里。

余锦棠这话不好听,老太太也没责骂,只说:“我怎么瞧着棠丫头像是来了脾气,莫非是对今日那许家公子不满意?”

闻言,几人看向余锦棠,都在等她答话。

余锦棠将手中的帕子搓来揉去,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

“既满意,也不满意。”

余老夫人登时笑了,“这话可怎么说?”

“许公子品貌非凡,人是不错,只是……”余锦棠看了眼母亲林氏,声音小了些,“到底出身还是低了些。”

她这样一说众人便明白了,这是看中了人,却没看中背后的家世。

可既没看中家世,当初就不该相看,又何须这样大张旗鼓地跑一场。

也只有余锦棠自己心里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家里既安排了,去看看也少不了二两肉,也好做个对比,可她没想到那许家公子会生得那般好,公子温润如玉,谈吐间可见风雅。

这样一来,她反倒是不知该如何抉择了,心里就越发烦闷。

余老夫人道:“许少言如今在翰林院做修撰,你父亲看中他,说他还年轻,升迁只是时日问题,其实,配他倒也不算委屈你。”

余锦棠咬了咬下唇,不服气地说:“咱们余家祖上可出过两位宰相,怎是许家能比的?”

“你当咱们家还和从前一样吗?”余老夫人叹了口气,“那是从前, 如今早不是你祖父在的时候了。”

已故的余老太爷生前供职于都察院,是位拨乱反正的御史,也正因如此才树敌众多,被人暗害,那还是余晚之没摔傻时候的事。

余老太爷故去后,余晚之的父亲余崇光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如今已年近五十,只在朝中混了个不上不下的位置,还是个没实权的官职。

余晚之的二哥余锦安在礼部任郎中,总之余家的确是大不如前,不过维持着表面的风光罢了。

余锦棠心中正为议亲的事心烦,不点头觉可惜,可若是真嫁过去,从此在姐妹和那些个手帕交之间,怕是要低上一头。

大姐姐嫁了进广平侯府,如若大姐夫今后袭爵,大姐就是侯爷夫人,那是何等的风光。

想到这里,余锦棠看了一眼一旁的余晚之,就连这傻子也自小定了一门好亲事,心中便越发忿然。

“那三姐呢,三姐不是还定了门好亲事吗?凭什么我就得将就。”

余晚之一愣,“我定过亲吗?”

若不是她出声,众人几乎忘了这屋子里还有一个人。

余晚之看在眼里,这应当是从前的常态,家里没人记得还有一个傻了的余晚之,哪怕是她如今清醒了,大家一时半会儿也转圜不过来。

余老夫人面色尴尬了一瞬,招手让余晚之坐过来,“怎么搁那儿站着?到祖母这儿来。”

余晚之走过去坐在了余老夫人另一边,好似对方才的一切毫不在意。

三房孙氏连忙转移话题,“这说起来,晚之也是有婚约的,从前她傻……”

自知失言,孙氏连忙截住话头,帕子在鼻尖掖了掖,话锋一转说:“她从前病着,这婚事左右也成不了,倒也没人提这事,只是如今她已大好了,总不能守着婚约不嫁吧。”

余晚之道:“我都不记得了。”

余老夫人道:“那还是你三岁上的事,你定然不记得,那时沈家那孩子刚满八岁,瞧着你活泼可爱,玩笑说等你长大要将你娶进门,那时你祖父和沈国公都在,便将这事定下了。”

余晚之心想也对,她脑中碎片般的记忆全源自六岁便痴傻了的余晚之,三岁的事她又怎会记得。

余晚之心中纳罕,既有婚约,按理说履行婚约即是解决之道,为何众人皆是一副难色,莫非对方已亡故或是有什么隐疾?

“可是死了或是对方有什么隐疾吗?”余晚之问。

反正哪怕她如今好了,大家也当她是半个傻子,她越是天真反倒越是自然。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