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现代都市 > 精品推荐明末之绝地反击

精品推荐明末之绝地反击

凤凰苗苗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明末之绝地反击》是“凤凰苗苗”的小说。内容精选:李溥兴穿越到1659年1月初的南明,成为南明战神李定国的长子。此时的南明已经进入灭国倒计时,朝廷上下一片人心惶惶,大批明军纷纷易帜投降清廷,离历史上最后一位南明皇帝永历帝逃入缅甸避难的时间(1659年3月)仅剩两个月。在此危难之际,李溥兴主动申请断后御敌,他巧用关隘重创卓布泰的南路清军,救大明于危难。其后北伐四川,为南明拓宽生存空间。在即将攻陷成都的时候,南明朝廷却因咸宁侯祁三升投清再次陷入绝境,皇帝朱由榔在奸臣的挟持下逃入缅甸避难。李溥兴在绝境之中攻占成都,高举大明旗帜反抗清廷。他攻满清惩不臣,并出兵云南去欲救皇帝,最后功亏一篑,南明永历帝身死国灭。李溥兴接过大旗,立志为民...

主角:李溥兴李定国   更新:2024-06-18 14: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溥兴李定国的现代都市小说《精品推荐明末之绝地反击》,由网络作家“凤凰苗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明末之绝地反击》是“凤凰苗苗”的小说。内容精选:李溥兴穿越到1659年1月初的南明,成为南明战神李定国的长子。此时的南明已经进入灭国倒计时,朝廷上下一片人心惶惶,大批明军纷纷易帜投降清廷,离历史上最后一位南明皇帝永历帝逃入缅甸避难的时间(1659年3月)仅剩两个月。在此危难之际,李溥兴主动申请断后御敌,他巧用关隘重创卓布泰的南路清军,救大明于危难。其后北伐四川,为南明拓宽生存空间。在即将攻陷成都的时候,南明朝廷却因咸宁侯祁三升投清再次陷入绝境,皇帝朱由榔在奸臣的挟持下逃入缅甸避难。李溥兴在绝境之中攻占成都,高举大明旗帜反抗清廷。他攻满清惩不臣,并出兵云南去欲救皇帝,最后功亏一篑,南明永历帝身死国灭。李溥兴接过大旗,立志为民...

《精品推荐明末之绝地反击》精彩片段

久经沙场的李定国怎么可能没想到这一层,可除此之外他也没有其他可行的办法,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为父也是无可奈何,为父就算留下来也未必能抵挡住清军的进攻。

当此危难之际,朝廷更是风雨飘渺,为父不得不赶回昆明主持大局,以免造成更大的混乱。”

知道了父亲李定国的想法,李溥兴起身走到李定国跟前,下跪道:“父王,现在凉水井大营被破,我军伤亡惨重,士气低落,这个时候我们全部赶回昆明,只怕会令将士们的士气雪上加霜,为了大明,儿臣恳请为父准许儿臣代父领兵断后。”

李溥兴的举动出乎李定国预料,令他一时沉默起来。

从稳定军心的角度上看,他留下长子率大军一起断后,效果肯定是杠杠的,加上现在留下的将军都是和自己一路打过来的死忠,在指挥上也不会存在问题,唯一让他担心的是,自己的长子有没有能力担起这副重担,毕竟自己对这场战役都心中没底。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李溥兴是晋王世子,是他最看重的孩儿,这九死一生的断后任务,作为一个父亲又怎么能忍心让他去冒险。

“孩子,你知道这次断后意味着什么吗?”

“孩儿明白,九死一生而己。

但如果大明不能迟滞清军的进攻,退回昆明我们同样回天乏术,我们还能撤到哪里去?

还不如让儿臣冒死一搏。”

这话没毛病,李定国不得不承认李溥兴说的是事实,这让他有点心动。

“你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吗?

如果仅仅是求死,我绝不答应。”

李定国说出了他的底线,让李溥兴看到了希望,这说明父亲己经意动,只要接下来的战争策略得到认可,他就可以说服父亲了。

“儿臣并不打算首接阻击清军大军,这样根本坚持不了几天。

儿臣的初步计划是,放弃所有的城市以及防守区,退守乡村,以保存军力为主,和他们在大山里兜圈圈,他们绝对没有我们熟悉这贵州的山山水水,然后再根据情况寻机歼敌。

只要我大军存在,清军就不敢肆无忌惮地进攻云南,就算清军真的不顾一切进攻云南,也需要留下足够的兵力防守各地,以确保粮道,不是儿臣吹牛,清军就是留下10万大军,他也未必能确保粮道安全。

这样他们又有多少大军可以进攻昆明?”

李溥兴这套其实就是把后世抗日战争的那套战法,什么游击战、运动战等搬过来用,把城市让给敌人,他们就得分兵把守、拉长战线,这样便攻守易形,战争的主动权就有可能转到了大明手中。

这种战法在后世是经过战争检验过的,当然实用。

李定国久经战阵,敏锐地感觉到这一战法的可行性,这应该是当下唯一有可能挽回败局的战法。

李定国心里激动不己,不仅是因为这套打法可行,更是因为这套打法竟然出自自己儿子手中,这又怎能不让李定国高兴。

“哈哈哈哈,我儿说得好,为父真为你高兴,更为大明高兴,希望你能尽量拖住清军,为后方防御争取时间。”

李定国认可了李溥兴的战略构想,没有再询问详细的作战计划,他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现在根本不可能有详细的作战计划。

于是父子二人继续就战局进行讨论,而义子李远则静静呆在一旁聆听,让他打仗没问题,这种层面的讨论他插不上嘴。

李溥兴的整体思路,就是退守安南卫西面2里处的鸦关(今晴隆县二十西道拐景区),此地易守难攻,是贵州进入云南的主要通道,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但李溥兴的目的却并不是死守鸦关,而是通过防守鸦关寻找战机。

这让李定国非常高兴,现在清军三路大军中中路的信郡王多尼部、南路的卓布泰部两方夹攻,清兵有20余万,而明军现在仅剩下的4万兵力,且士气低落,死守鸦关根本守不住。

只有通过防守鸦关调动敌军,寻找歼敌的时机。

李定国确信,长子李溥兴是除他之外,最适合指挥这场战役的人。

主意定下,他便下令召集所有部将、属臣开会,宣布任命李溥兴为楚(湖广)、贵、粤、桂西省总督,节制湖广、贵州、广东、广西境内的一切军队,并把永历帝赐予的黄钺、尚方剑留给李溥兴,赋予他临阵决断、先斩后奏的权利。

对于李溥兴的任命,众将并不奇怪,全都坦然接受。

李溥兴在李定国的晋军中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是李定国的法定继承人,而所有部将对李定国均是死忠,就算李定国让他们去死,他们也不会犹豫半分。

这也让李溥兴能够很轻松地掌控军队,唯一特殊的就是庆阳王冯双礼。

冯双礼是赫赫有名的战将,他一开始就参加了张献忠的农民起义,最早是张献忠大西国五军都督之一(五军都督王尚礼、白文选、冯双礼、马元利、张化龙),为定北将军艾能奇的部将。

张献忠死后,艾能奇不久也战死,冯双礼归孙可望麾下。

永历七年,冯双礼奉孙可望命令偷袭驻扎在广西柳州的李定国,被李定国活捉并放回,从此冯双礼便认定了李定国,并在孙可望叛变投清时反戈一击,投在李定国帐下,后被永历帝封为庆阳王。

这么老的资格,还是一个郡王,李溥兴其实难以驾驭,李定国原本是准备带冯双礼回滇都昆明,是李溥兴请求父亲留下了他。

李溥兴很清楚,自己可能在战略上带有后世的光环,但在战术排阵上面却有很大的欠缺,如果没有一个战争经验丰富的人在一旁指点,会出大问题的。

李定国安排完,留下所有部队,仅带着3千亲兵匆匆赶回滇都。

结果只会权的李溥兴,第一道命令便是放弃安南卫(城),全军撤往鸦关驻防,并准许安南卫在清军到达后放弃抵抗,开城投降,以免遭到清军杀戮。

虽然对主动放弃安南卫不理解,但没人对这个决定提出异议,因为谁守安南卫都得死,这个小城根本坚持不了多久,在数万清军的压力下,就是想撤退都难。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