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 现代都市 > 畅销书目重生九零:疯批美人他甘心沉沦
现代都市连载
热门小说《重生九零:疯批美人他甘心沉沦》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付新琅康瑛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江陌南”,喜欢小说推荐文的网友闭眼入:她本是玩转商圈的铁娘子,却意外重生到了90年代的农妇身上。正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原主的软糯性格造就了她被人欺负的事实,不仅被老公婆婆欺负,还结婚三年不曾圆房……夫不疼,娘不爱的,这她不能忍,撸起袖子先甩开极品婆家,再寻找商机自己创业致富。半路杀出一个顶级暖男,什么都让着自己,宠着自己不说,还要跟着她一起发家致富。“你这么好的前景,怎么心甘情愿同我一起打拼?”他笑得坦荡:“你才是我真正要追求的前景……”...
主角:付新琅康瑛 更新:2024-05-12 05:09: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付新琅康瑛的现代都市小说《畅销书目重生九零:疯批美人他甘心沉沦》,由网络作家“江陌南”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重生九零:疯批美人他甘心沉沦》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付新琅康瑛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江陌南”,喜欢小说推荐文的网友闭眼入:她本是玩转商圈的铁娘子,却意外重生到了90年代的农妇身上。正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原主的软糯性格造就了她被人欺负的事实,不仅被老公婆婆欺负,还结婚三年不曾圆房……夫不疼,娘不爱的,这她不能忍,撸起袖子先甩开极品婆家,再寻找商机自己创业致富。半路杀出一个顶级暖男,什么都让着自己,宠着自己不说,还要跟着她一起发家致富。“你这么好的前景,怎么心甘情愿同我一起打拼?”他笑得坦荡:“你才是我真正要追求的前景……”...
吃完饭,康瑛想着时江远也该回去了吧,于是她就拿出一小叠钱要递给时江远,道:
“这是我半年的房租和押金,麻烦你帮我转交给你二姨。”
时江远想要推辞,却感觉如果不收这钱,康瑛肯定不会安心住在这里,只好收下了。
“怎么觉得多了?”时江远掂了一下钞票的份量道。
康瑛说:“不是还有押金吗?一共拿了150元给你。”
“不用这么多。你从他们家出来,身上带了多少钱?”
时江远当时在场听得明明白白的,付家的人吵吵嚷嚷,说如果康瑛离婚,一分钱也不会让她带走。
康瑛笑道:“他家本来就没什么钱,有几千元积蓄,老太太像护眼珠一样珍惜着。要找他们分财产,比割他们的肉还难。为了快点离婚,我就净身出户了,不和他们做无效浪费,所以我没带他们家一分钱出来。
当然,我身上还有一些自己攒的钱,放心吧,够我花一阵子了。等我把你的生意做起来,我就有钱了。”
康瑛一点也不担心,说话时一脸自信。
时江远看到她镇定自若的样子,感觉自己不是面对一个离婚后彷徨无助的妇人,反而是一位从婚姻战场大捷的女将军一般,于是笑道:
“行,那你赶紧把我的生意做起来吧。”
眼看着都要九点了,时江远实在没有在这里再呆下去的借口了,他只好对康瑛道:
“那我先走了。”
“好,康瑛对时江远道,”明天我就去县城走走看看,估计也得一整天都呆在外面。等我有了计划怎么联系你?“
时江远想了一下,留了一个电话号码给康瑛说:”这是我表弟的电话,你打给他,他会转告我的。“
康瑛有点奇怪,为什么时江远留他表弟的电话,就是不留他自己的电话,难道她直觉错误,时江远结婚了?
一般年轻的男人如果刚结婚的话,家里的妻子是会很在意外边的女人打电话进来的,康瑛懂得这个忌讳也就不再追问了。
时江远哪里知道,康瑛已经在心里猜测他是不已婚男人,心理上的安全感更强烈了。
以前在生意场上,康瑛时时都要和已婚男士打交道,懂得保持距离和拿捏分寸。除了小部份本身就心痒难耐的男人外,康瑛觉得大部份已婚男人都还是挺遵守婚姻规则的。
时江远在她看来,目前还是中规中矩的,没有逾矩的举动。
时江远离开前叮嘱康瑛要关门落户,有什么事就赶紧呼叫,这里的邻居人还是不错的,都是本地的土著。
康瑛把时江远送走,院子里被多一个人填充的热闹劲立即散去,一股清冷之感弥散开来。
康瑛倒不在意,她前世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生活。要排解寂寞的方式很多,尤其是她现在正处于白手起家的当口,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脑子里乱哄哄地唱着热闹的大戏,哪里会有寂寞之感?
第二天一早,康瑛起床,自己烙了个鸡蛋饼,就着时江远昨天泡剩下的茶,吃了个肚儿圆。
吃饱了她打算去县城,考察市场。康瑛发现“考察市场”这四个字似乎对她有魔咒,死而复活还是离不了这四个字。
从这里往县城核心地带得走三公里,走路就得花上半个小时,光顾双腿,着实不便。
康瑛临离开前,无意中打开一间没上锁的偏厢房,发现这个杂物间真是宝库啊,角落里竟然还放着一台女式的凤凰自行车。
康瑛检查了一下自行车,除了轮胎是瘪的,其它都是好好的,自行车边上放着一个蓝色的打气筒,康瑛自己动手给自行车打气,没想到,这打气筒还真管用,不过一连打了十几下,轮胎立即就鼓胀起来。
康瑛这下有了坐驾,她骑上凤凰自行车,就往县城而去,有了自行车,10来分钟就到了县城中心的康兴大街。
康瑛把自行车锁在供销社店门前,供销社整天都是人来人往的,自行车放在这种热闹的地方,小偷不敢轻易下手,比较安全。
康瑛现在穷得叮当响,可不想弄丢一辆自行车,到时候赔自行车又得亏一笔钱,所以小心谨慎的选择妥善停放自行车的地方。
康兴街是吕县最繁华的街道,商业中心,要对这里做一个商业考察,当然得把整条街走过去,才能够有切身的体会。
逛了一上午,康瑛终于对整个县城的商业中心有了一个大概的轮廓。
县城的商业中心就在这条康兴街与钟楼交汇的十字路口,向四周辐射开来,最高档的就是友谊商场,康瑛在里面买过皮箱和衣服。
友谊商场共有三层,每层店面都有400多平方米,商场是国营的,里面卖的商品都比较高档,一楼卖黄金首饰,日用化妆品,二楼则是服装区,三楼是家电区和日用百货区。
在家电区,康瑛发现彩电、冰箱、电风扇是电器的主流,也有空调,但是,电器样品上都蒙了一层灰,感觉似乎比较少人来光顾。
吕县是个南方县城,距离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市八百多公里,经济虽然没有深市那般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也有不少群众通过做生意,腰包慢慢鼓了起来。
对于这部份赚到钱的老百姓来说,购置家电除了能改善生活,也是给面上贴金的好事,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家电会一付滞销的样子?
康瑛注意观察了一下,发现商场里卖的家电都是外国品牌,尤其是来自东瀛的电器居多,什么松夏,日绿。
这些电器都卖得超贵,根据尺寸和功能,从九百多元到上万元不等,对于小县城的普通市民来说,月收入差不多在一百元到两百元之间,电器对他们来说,统统是昂贵的大件。
就在康瑛闲看观察之时,就见电器的专营柜前,来了四、五个看电器的顾客。
“我看啊,空调还是要买进口的,买松夏的空调吧,要买至少得买2匹的,制冷才快嘛!”
说话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妈,圆圆胖胖的,身边站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小脸红扑扑的,似乎有些紧张的样子。
小说《重生九零:疯批美人他甘心沉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亲家,进口空调太贵了吧?要八千多呢,这……不是还要买录像机和彩电吗?前头刚买了冰箱,都按你们说的,买了进口的,冰箱就花了七千多。现在这空调能不能换成国产的?”
一位看上去五十出头的大叔在边上小心翼翼地和那大妈商量起来。
大叔身边跟着一个小伙子,和姑娘差不多大,两个人虽然没走在一起,但不时对下眼,还会偷笑一下,一看就是对小情侣。
康瑛听明白了,这估计是将要结婚的两家人来买家用电器了,她看过资料,说结婚必须要有的三大件:
在70年代是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80年代是冰箱,彩电,洗衣机;90年代就是空调,音响,录像机。到康瑛那个年代就是车子,房子和票子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东西也在紧跟着时代的潮流在不断的发展。
一听大叔这么说,大妈不乐意了,不高兴地道:
“我也没要求你们什么都用进口的,但是现在大家都兴空调,新房里没有进口的空调,这么热的天结婚,伴娘和新娘的妆不得全糊了?
小琼的堂姐嫁的是烟草局的干部,人家家电早就置办好了,录像机、冰箱、空调、彩电全部都是进口的松夏,我们也不要求全部是松夏,光要求空调是松夏,也不过份吧?”
大叔嗫嚅着,眉心皱出了川字,那对年轻人脸上也浮起了阴云,姑娘就去扯母亲的衣角……
康瑛在边上听了,不禁为之咋舌,看来不管哪个年代,普通老百姓结婚都不容易啊!
现在家电对他们来说是一道硬指标,以后更别说了,光是房子就得一辈子被银行按在地上“揭”。
不过,这两家人虽然气氛不是很愉快地在有商有量,但是家电商场的营业员始终都没正眼看他们一下,也没有人主动前来推销介绍。
这也难怪,营业员都是国企员工,领的是固定工资,多卖一件电器,她们也不会多赚一分钱,在顾客面前,她们始终是高高在上的。
康瑛忽然想到,虽然现在电器普遍用的还都是进口的,海兄弟、长红等国内家电企业开始做大做强,也有了品牌意识。
而且,康瑛知道,它们最终在市场上以物美价廉打败了洋品牌,成为国产品牌的骄傲。
如果能够拿到这些电器独家代理权,那岂不是稳赚不赔?因为和洋电器来比,国产电器具有价格上的优势,比洋电器普遍便宜了一两千块甚至更多。
别小看这一两千块,对普通老百姓就是超强的诱惑。
康瑛心里琢磨着,如果在县城稳定开一家电器店,那现在应该是个好时机。
如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大地,许多人的腰包都在慢慢的鼓起来,老百姓的消费欲望正在释放出来。
康瑛记得前世自己有个远房的亲戚,就是在老家小县城开了一家电器专卖店,据说成了小县城里第一个百万富翁,可想而知,开电器店的利润还是挺大的。
而且如果能拿到海兄弟、长红这些大品牌的独家代理权的话,那么,哪怕是坐等大品牌自身推广开,也是稳坐着收钱的生意。
一段时间后,即便她离开这家店,到时另外请人帮忙,也能够让电器店正常运转下去。
越想康瑛越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毕竟,如今县城还没有一家私人电器商店。
康瑛脑子里的灵光闪现,兴奋点越来越多:要做就做大的,租一个黄金地段的大店面,装修得高端大气,再雇一些能言善道,嘴巴甜、服务态度好的服务员……还有售后服务也要跟上……
康瑛脑子剧烈地思考着,最为遗憾的是,现在没有一台智能手机在手上,不然,她可以把这些想法一路用语音录下来,免得遗忘。
康瑛便想找个地方,好好地记录一下自己的灵感,咖啡馆她是不想去了,一杯咖啡15元,冲的还是速溶的雀巢咖啡,真的很坑爹。
她走出商场,在供销社边上,看到边上有一家冰库,门口放着遮阳伞,遮阳伞下放了几张桌椅,那是给来散买冰条、冰块的顾客坐的。
大夏天的,能吃的一条冰凉透心的冰条是一种享受,所以此时冰库生意还挺红火的。
康瑛走到柜台前问:“冰条怎么卖?”
“花生和牛奶的5分钱,糖水的两分。”卖冰条的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晒得黑乎乎的,看着长的挺机灵的。
康瑛看到还有卖冰块的,便问:“冰块怎么卖?”
“一袋两毛。”
所谓的冰块就是冰箱速冻格里冻出来的一块一块的冰块,家里没有冰箱又想吃冰的人会来买,卖的时候,冰块就装在塑料袋里提走。
现在的冰块之所以有生意,是因为如今冰箱的普及率还不高,夏天买冰块回家,做冰蜂蜜水,冰凉茶,消暑解渴,是普通老百姓家的消夏享受方式之一。
康瑛见买冰块的人还是挺多的,不由心里一喜,觉得看来如今买冰箱的家庭还不是很多啊,市场上缺什么,不证明这个东西的市场潜力巨大吗?
康瑛便买了一根花生冰条,在遮阳伞下找了个空位坐下来,然后从布包里掏出笔记本和笔,边吸溜着冰条,边做着笔记。
花生冰条是用磨碎的花生粉掺合着制成的,有一股浓浓的花生香味,味道还挺好的。
像这样不顾形象,在街上边吃冰条行为,康瑛下意识做出来后,楞神下也坦然了,反正自己已经不是那个万人之上的大总裁了,不必在员工面前保持总裁的威严形象。
无拘无束的日子,这种感觉也不错,康瑛美滋滋地吃着冰条,一边思路如泉涌,下笔飞快,很快的记下了几条她想到的商业方案。
待到她写满了两张纸,思路也空了,康瑛才把笔记本和笔收进随身带的布包里。
冰条吃完了剩下一根竹棍,康瑛看到边上没有垃圾桶,地上倒是随地扔了不少冰棍纸和棒子,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冰棍棒,走了一段路,把它扔到垃圾箱里。
小说《重生九零:疯批美人他甘心沉沦》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