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高煦朱棣的现代都市小说《无敌废皇子全文阅读》,由网络作家“朕闻上古”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很多网友对小说《无敌废皇子》非常感兴趣,作者“朕闻上古”侧重讲述了主人公朱高煦朱棣身边发生的故事,概述为:同时也升起了一丝酸意和怒气。为什么,这等绝色佳人,被朱瞻壑这个蠢货捷足先登了?而且朱瞻基认真打量了几眼那女子面容,他觉得很是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一样,只是短时间内想不起来。朱高煦领着这对璧人来到众人身前,主动解释道:“老大老三,快来看看你们的侄媳妇儿。”朱高燧对此心知肚明,只是他没有想到,朱高煦胆子竟然这么大,竟敢将女反贼堂而皇之地带......
《无敌废皇子全文阅读》精彩片段
似乎也正因如此,这些海外各国的国王使臣,无一不是笑逐颜开,满面春风。
朱高煦早早地身着亮丽蟒服,与太子朱高炽、赵王朱高燧站在一起闲聊,大胖胖身边还跟着朱瞻基这个好圣孙。
万国宴的所有章程事宜,朱高煦都已经提前安排好了,所以到了即将举行的时候,他反倒是得了空闲。
朱高燧眉飞色舞地同一众官员含笑点头,满脸骄傲自得。
“老二,听说你在老头子面前立下了军令状,三天之内将番货变现?”
“你怎么想得?这可是个苦差事啊!连夏元吉这些人都没有主意,你却自己冒出头去接过这烂摊子!”
听到这话,大胖胖与朱瞻基都看向了朱高煦,目光之中带着审视与狐疑。
朱高煦只是淡淡地笑了笑,没好气地反驳道:“你以为我想啊?老头子提出番货折俸的馊主意,真让他这么干了,指不定被那些朝臣背地里戳脊梁骨,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倒是老大,你也在场,为何就不阻止老头子一下?”
铁憨憨小胖脸顿时写满了愁苦,“我敢骂我?老头子的脾气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没事儿的时候都要骂我几句出出气,哎……”
朱高煦和朱高燧被他这委屈巴巴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
诚然,朱棣这个坑儿贼,真不是个东西!
太子朱高炽因为天生肥胖行动不便,可以说是被他从小骂到大的。
以致于朱老四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吓唬吓唬太子爷,导致大胖胖在朱棣面前,根本就没有丝毫底气,就像是老鼠见了猫一样。
朱瞻基却是深深看了朱高煦一眼,不合时宜地插嘴道:“二叔,您打算怎么处理那些番货,教教侄儿呗?”
问计是假,试探是真。
基于对朱高煦有勇无谋的丘八印象,朱瞻基压根儿就不相信,他真能做到三天时间处理那批番货。
别说他了,只怕整个大明都找不出这样的人!
朱高煦云淡风轻地扫了这小子一眼,随后直接不搭理他,起身迎了上去。
朱高炽几人顺着他的视线看去,下一秒眼睛陡然一亮。
来人正是汉王世子朱瞻壑,一袭锦衣华服,尽显英俊潇洒。
但是在他身旁,却多出了一位绝色佳人。
这女子头结云髻,素衣轻纱,五官精致而绝美,体态修长优美,配上凤冠翠衣,更使得她宛如谪落人间的仙子一般,有种超乎众生、难以攀折的仙姿美态。
朱瞻基只是看了一眼,眼睛就再也挪不开了,心中同时也升起了一丝酸意和怒气。
为什么,这等绝色佳人,被朱瞻壑这个蠢货捷足先登了?
而且朱瞻基认真打量了几眼那女子面容,他觉得很是熟悉,似乎在哪里见过一样,只是短时间内想不起来。
朱高煦领着这对璧人来到众人身前,主动解释道:“老大老三,快来看看你们的侄媳妇儿。”
朱高燧对此心知肚明,只是他没有想到,朱高煦胆子竟然这么大,竟敢将女反贼堂而皇之地带入宫中!
“壑侄儿眼光就是好啊,这点比我们强多了,三叔佩服。”
这意味深长的话语,令朱瞻壑面色微变,强颜笑了笑。
朱瞻壑表面镇定自若,实则内心慌得一批,毕竟若薇现在还是反贼身份,万一被他们看破,那若薇可就真危险了。
朱棣心中的喜悦瞬间消散了大半,现在不但番货有一半是别人的,还他娘的不好卖出去,这该如何是好?
“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好计策?”
话音一落,无人应声,大殿内静得有些可怕。
御书房中,寂静无声。
朱棣现在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没来由地感到疲惫。
好不容易等着盼着,总算是把郑和给盼回来了。
而郑和也不负众望,的确是满载而归。
只是他带回来的却不是一船船的银子,而是难以处理的番货。
而且这一船船的番货,还他娘的有一大半是那些海外番商的!
咋滴,你帮人帮到底呗,顺便帮他们运货来大明谋利?
一想到这儿,朱棣就有些愠怒,恨不得给郑和一脚。
然而眼见郑和那又黑又瘦的沧桑模样,朱棣终究还是忍住了,甚至都没说出些苛责话语。
正当此时,太子朱高炽与汉王朱高煦联袂而来,顿时给了朱棣一丝希望。
在朱棣眼神提示下,夏元吉飞快地将眼下困境道出,以便太子与汉王了解此事。
片刻之后,朱棣便看向了大胖胖。
“太子,你怎么看?”
朱高炽斟酌了一下,这才小心翼翼地答道:“父皇,这个,儿臣想去码头看一看那些番话,再做决定。”
这个答案,朱棣并不觉得奇怪。
太子朱高炽监国理政一向老成,求稳是他的第一原则。
只是这个答案,朱棣并不满意。
眼下丢快火烧眉毛了,还等着你去一趟码头,看了之后再做打算。
无奈之下,朱棣只好将目光投给了汉王朱高煦。
“汉王,你觉得呢?”
朱高煦迎着众人的目光,先试探性地提出了一个建议。
“爹啊,据儿臣所知,郑和率大明宝船,巡阅到西洋各国直到古里,一路上都看到了各国收银获利,那是因为他们多采用征税之法。”
他口中的征税之法,其实就是商税。
而大明王朝现在,却是根本没有商税这个概念。
太祖朱元璋立国之后,他大力发展农业,不断鼓励人们开垦荒地,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帮助更多人脱离食不果腹的困境,成功使得大明的耕地面积扩大了上亿亩,养活了更多百姓。
但是,正因为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太祖朱元璋又制定了严厉的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大明商业发展,将商人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避免商人流动性过强,为基层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甚至朱元璋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民间进行海外贸易,也就切断了大明与世界各地的联系,限制了工商业发展,限制商品流通,也是为了重农抑商。
在这种大背景下,大明朝的税收主要是由农业支撑,根本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商税体系。
或者说,没有人重视商税背后隐藏的巨大利益。
朱高煦做出这次试探,就是想让朱棣重视起商税,以便充盈国库。
但他话音刚落,郑和却立马跳出来反驳。
“皇上,绝对不可!”
“我朝自洪武七年开始禁海,来朝贡使越来越少,眼下正是广加招徕、友睦邻邦的大好时机,臣以为眼下朝廷还是以暂不征税为好。”
朱棣听后,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毕竟在他的认知里面,还根本就没有商税的概念。
“怀柔远仁,才能万邦来朝啊!”
“郑和此意,深谋远虑,老二你这办法欠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