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文桃雯薛舒菲的现代都市小说《优质全文阅读重生大明:朕要这江山万世长存!》,由网络作家“天涯逍遥”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大明:朕要这江山万世长存!》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天涯逍遥”的创作能力,可以将文桃雯薛舒菲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重生大明:朕要这江山万世长存!》内容介绍:谋取皇后之位。大行皇帝驾崩,新君初登大宝,荣升皇太后的西李,就能以太后之尊,名正言顺的干预朝政。奈何想掌更多权的东林党,绝不允许西李的政治谋划得逞。“皇爷…按您的旨意,英国公、方从哲、刘阁老他们,已来乾清宫觐见。”在知晓张维贤等人,已至乾清宫,王安禀明之际,无意中就透露出他的政治倾向。‘年龄是朕的硬伤,但同样也是最好的伪装。’......
《优质全文阅读重生大明:朕要这江山万世长存!》精彩片段
御极称帝的朱由校,并没有像预想的那般忙碌,毕竟他才初登宝座,在很多人的眼中,还只是个孩子。
虽说贵为大明天子,统御神州,但终究是少年天子。
身为大明的臣子,总要替少年天子考虑,多争取些适应的时间吧?
这也是西李为何一门心思的谋取皇后之位。
大行皇帝驾崩,新君初登大宝,荣升皇太后的西李,就能以太后之尊,名正言顺的干预朝政。
奈何想掌更多权的东林党,绝不允许西李的政治谋划得逞。
“皇爷…按您的旨意,英国公、方从哲、刘阁老他们,已来乾清宫觐见。”在知晓张维贤等人,已至乾清宫,王安禀明之际,无意中就透露出他的政治倾向。
‘年龄是朕的硬伤,但同样也是最好的伪装。’
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神情淡然,心里却暗暗道:‘这王安身为内廷大太监,却跟东林党走的很近,不拿下王安,叫朕如何能放心呢。’
“宣吧。”
从朱由校登上宝座,就注定他是孤家寡人。
皇权和臣权之争,自天子这一职业诞生,就注定不会消散。
想当好大明的皇帝,朱由校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臣等拜见陛下!”
“诸卿家免礼。”
朱由校看着张维贤、方从哲、刘一燝、左光斗、杨涟等人,心里却暗暗吐槽道,父皇啊父皇,瞧瞧你登基一个月,给朕留下多少麻烦。
就算你的天子位,是靠东林党抬起来的,但也没有必要,上来就擢升这些个东林党官员吧。
还在临终之前,授予他们辅政之名。
帝王心术的制衡之道,你是一点都没学会啊。
刘一燝,东林党党魁。
左光斗,东林党。
杨涟,东林党……
靠着一个国本之争,东林党深耕许久,在泰昌皇帝御极登基后,算是如愿获取到他们应有的政治果实了。
“得诸卿家辅佐,朕才顺利登上宝座。”
朱由校收敛心神,正色道:“目下年号一事,朕已定下,然当前的重中之重,是大行皇帝的善后之事。
涉及国丧、入陵、定庙号谥号等,朕思前想后,非一人所能独断,特召诸卿家过来,共商此事。”
尽管朱由校登基称帝了,是高高在上的大明天子,但处理泰昌皇帝的身后事,那同样也是项重要考验。
尤其是入陵、定庙号谥号这些,那可都是有着严格的礼法要遵循,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要是因为这件事情,被人打上不孝的标签,那对朱由校的统治地位,必将受到不小的影响。
况且泰昌皇帝御极的时间太短,驾崩的太过于突然,按照宗法礼制来讲,今年依旧是万历四十八年。
要等到明年,所定泰昌的年号,才能启用。
偏偏登基一个月,泰昌皇帝就挂掉了,他是一撒手不管了,却给活着的人,带来不小的麻烦。
身为大明天子,高高在上的至尊,总不能连年号都没有启用吧?
还有…万历皇帝的庙号谥号,现在也没有定夺下来,这些个棘手的事情,都算一股脑抛给朱由校了。
“启禀陛下,大行皇帝驾崩太过突然,甚至先帝的庙号谥号,当下也无定论。”左光斗走上前,拱手作揖道。
“这些事情,臣以为不可有丝毫怠慢,陛下初登宝座,要彰显帝王威仪,对待这些国之要事,必须要重视。
臣以为可从朝中挑选重臣,专办此事,尤其是大行皇帝的年号,该如何定夺,也需陛下明示。”
“臣附议!”
“臣附议!”
所召的这些人中,以杨涟为首的几人,纷纷拱手附议。
而张维贤、方从哲、刘一燝三人,却没跟着站出来表示,在朱由校看来,这多少是为了避嫌。
张维贤,大明勋戚,虽被泰昌皇帝要求辅政,但毕竟勋戚群体在朝势力和权势,已比不上从前了。
方从哲,大明首辅,浙党党魁,受当前朝局影响,面对东林党咄咄之势,尽量还是少言为佳。
刘一燝,那就更不用说了。
“朕也是这样想的。”
朱由校正色道:“大行皇帝驾崩太过突然,所定年号,并未启用,然朕继承大统,年号也定。
朕思前想后,觉得以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为首,直到正旦前这段时间,定为泰昌元年,诸卿家以为如何?”
“臣以为可行!”
杨涟上前应道:“年号一事,乃彰显我朝国威所在,明确天子威仪,大行皇帝虽在位时间短,然仁德之心天下皆知。
陛下至孝,能为大行皇帝定下此事,真乃我大明之福,社稷之福啊。”
“臣附议!”
“臣附议!”
当前所谈及的事情,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对朱由校所表露出的至孝之心,张维贤这帮人,是不会提出反对意见的。
毕竟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这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好,既然诸卿家都没有意见,那年号一事就此定下,内阁明发上谕,昭告天下。”
朱由校点点头说道:“至于大行皇帝善后事,包括皇祖父庙号谥号事,朕觉得要叫朝中重臣,会同礼部等有司着办。
左卿、杨卿,这等重要之事,朕思前想后,还是由两位卿家专办此事,朕这心里才能放心啊。”
讲到这里的时候,朱由校的目光,有意瞥向刘一燝和韩爌,看二人是何反应。
别看东林党在朝势力,已然是很庞大的存在,然在东林党的内部,同样是有着诸多派系的。
东林党内的成分,也是极为复杂的,除东南一带的,还有大明各地的,这跟齐楚浙党是有本质区别的。
在党同伐异、权谋算计这一块儿,东林党不管是对外,还是对内,那都可以说是一把好手。
绕开刘一燝、韩爌这两位阁臣,重用左光斗、杨涟二人,是朱由校思量再三后,才决定要做的事情。
能挑起东林党内部矛盾,这是最好的事情。
若是挑不起来矛盾,叫左光斗和杨涟限制到治丧一事中,对之后的朝局,也是有着诸多好处的。
进了乾清宫正殿的朱由校,本想跟着西李一起,前去探望回光返照的泰昌皇帝,不想却被西李勒令,待在正殿别动,还叫魏忠贤留下服侍。
名为服侍,实则监视。
朱由校能猜出西李是何意,无非是想趁此机会,向泰昌皇帝缠磨,继续索要皇后之位。
“小爷,您坐这边歇息吧。”
在王安不满的注视下,魏忠贤拱手作揖道:“眼下皇爷的龙体,才刚刚有起色,还需好好静养。”
“嗯。”
故作不懂这些的朱由校,微微点头应道,随后便朝一旁走去,此时的他,也算有时间来欣赏这乾清宫的正殿。
作为大明天子的寝宫,处理日常政务所在,乾清宫是后三宫之首,处处都彰显着皇权的威仪。
要不了两日,我将入主乾清宫,以大明天子之名,号令天下,重整河山,杀出一个新大明来!
忍受着种种无视和算计的朱由校,静静的坐在椅子上,看向那张威严的龙椅,眸中闪烁着精芒。
这一刻,朱由校仿佛见到了大明历代君王,在此处理朝政的身影。
成祖皇帝。
仁宗皇帝。
宣宗皇帝……
他们或君威浩荡,或仁义无双,或睿智,或心忧天下,身居在紫禁城内,以大明天子之名,执掌幅员辽阔的疆域,凭借着娴熟的帝王心术,制衡着朝堂,压制着各方势力,悉心治理者大明。
那时的大明,是何其豪迈壮阔。
那时的明军,是何其骁勇善战。
那个令人神往的时代,存在着太多传奇,和可歌可泣的传说,尽扫汉人屈辱,大涨华夏神威。
可现在的大明,现在的明军,唯有用摆烂一词来形容。
幅员辽阔的大明,竟被建虏八旗打破了尊严,这是朱由校所绝不能忍受的。
‘再稍稍忍耐些时日吧。’
朱由校在心里暗暗说道,这个时候的乾清宫,所衍生出的风潮,并非他这个大明皇长子,而非大明皇太子,所能过多干涉的。
站在一旁的魏忠贤,看着朱由校流露出的些许神态变化,心里是暗暗惊疑和后怕,同时也无比坚信。
倘若自家小爷,日后能继承大统,那他的命运必然改变,成为不次于王安的存在。
身处在这勾心斗角的内廷,哪个太监,哪个宦官不想高升?
若非是为了权势,为了光宗耀祖,谁又会自阉子孙根,进到这内廷深宫之中。
见朱由校闭目养神,魏忠贤却觉得此时的他,看起来是那般的淡然,心里难免畅想自己得权起势的一日。
朱由校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梦见自己御极登基,坐在那威严的龙椅之上,以天子之名号令天下。
梦见大明在自己的统御下,一步步摆脱困境,朝着新的世界迈进。
梦见猖獗蛮横的建虏八旗,在强横的明军之下,被火器击溃,被火炮击垮,最终走向覆灭。
梦见西洋蛮夷竟组建联军,从天津打进大明,重炮呼啸之下,竟击败了大明,强盛的明帝国,竟再度衰败下来。
“呼~”
朱由校猛的一顿,惊醒过来,身上所披着的褥子,顺势掉落在地上,身上惊出一身的冷汗。
本在旁摇晃着身体,困意袭来的魏忠贤,被朱由校发出的动静,瞬时惊醒,看向剑眉倒张的朱由校。
“殿下…您怎么了?”
看了眼左右,魏忠贤低声关切道:“可是做什么噩梦了?殿下您可知,在您熟睡之际,皇爷还下床,来看您了,这褥子……”
“魏忠贤,现在几更天了?”
看了眼紧闭的殿门,外面乌黑,朱由校抬起头来,那锐利的眼眸,盯着魏忠贤询问道。
该死,怎能睡这么死。
这等局势下,若是错过了机会,那先前的努力,可全都白费了。
“殿下,快五更天了。”魏忠贤强忍惧意,低首回道,方才朱由校那冷厉的神情,叫他感到胆寒。
“快五更天了。”
朱由校站起身来,嘴上囔囔说道,时间过得可真快,那在昨夜的傍晚时分,李可灼所献红丸,自觉身体有所恢复的泰昌皇帝,已经服下第二颗了。
“陛下!陛下!您这是怎么了啊!陛下啊…呜呜……”
“太医!快传太医啊!!”
“大行皇帝…驾崩了!”
彼时的正殿内,响起西李的哭嚎声,王安的哀嚎声,站在朱由校身边的魏忠贤,骤然听闻此言,脸色大变。
“这怎么可能啊。”魏忠贤瞪大眼睛,痴痴道:“昨夜皇爷服下仙丹,龙体都快恢复如常了,怎会突然驾崩啊。”
见到过下床的泰昌皇帝,那红润的脸色,高亢的神态,魏忠贤怎么都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是真的。
“吱~”
“咚咚……”
本紧闭的殿门被推开,几名身穿蟒袍的太监,急匆匆的朝正殿内跑去,脸色大变,天子突然驾崩,这是谁都始料不及的。
守在正殿外的大汉将军,一个个如临大敌,神情冷厉的站着,几名将校,挎刀朝正殿门处跑来。
“传令下去,封锁乾清宫,快!”
“传令下去,加强乾清宫周遭巡视,防止有人私自纵火,扰乱秩序,预防走水!”
“传令下去……”
在一道道喝喊声下,朱由校面露悲切,快步朝正殿内跑去,大声喊叫道:“父皇,父皇……”
此时的正殿内,可谓是乱作了一团。
西李悲切的趴在泰昌皇帝身上,痛哭着。
王安等一众司礼监太监,失神的站着,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大明这到底是怎么了。
短短月余的时间,竟接连驾崩了两位天子,这在大明开国以来,尚未遇到过这种情况。
跑到龙塌前的朱由校,看见脸色失去光泽,透着淡淡灰色的泰昌皇帝,便知道这是铅中毒。
“王大伴,快派人传太医,将此事通传给英国公他们!”眼眶微红的朱由校,看向失神的王安,朗声道。
“嗯?嗯!”
被朱由校这般一提醒,回过神来的王安,心里暗道,是,大行皇帝驾崩,这等大事,必须要叫皇爷所召朝中重臣知道。
此时的内廷,此时的国朝,绝不能生乱!
朱由校趴在龙塌前,握着泰昌皇帝失温的手,随悲痛的西李一道,痛哭起来,不愿相信眼前这是真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