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渐晚,黑幕笼罩着小镇,滚滚黑云压的人喘不过气。
林君朝看着今晚反常的天气不禁疑惑,明明未曾下雨,却为何如此闷热,仿佛胸口压着一块大石。
林君朝摇摇头,自己又多想了,罢了罢了,天气再怎么反常,天也塌不下来,想它作甚?
林君朝慢步走向访仙阁。
访仙阁坐落于小镇中心位置,是由朝廷所建造。
访仙阁的作用,顾名思义,是寻找王朝各地,有机缘而踏上修行之路或是天赋异禀,但尚未修行的人。
不过这些对于林君朝而言,并不太在意,林君朝清楚自己的情况,从小便被断定因体质问题而终生不得修行,至于体质有什么问题,他也懒得去探究,能安安稳稳过好这辈子就满足了。
以往林君朝因为不得修行的缘故,他不愿意来这,也没有必要来这,所以在这十三年来,他还是第一次来到这访仙阁。
今天来这访仙阁,还是因为早晨那藩王派人通知小镇百姓,说今日在访仙阁有事布告。
眼前屋顶金漆雕龙,琉璃作凤,气势压人。
西周绿树环绕,依稀可见树间点缀的汉白玉桌椅。
西周假山上小瀑布缓缓下流,水声潺潺。
亭台楼阁,飞檐青瓦,盘根交错,曲折回旋,精致典雅,又不失磅礴大气。
“第一次才来这里,真是可惜了。”
林君朝轻声道,随后看向阁楼下,不禁一愣“居然这么多人,我可得赶紧去了。”
林君朝快跑向前,因身高缘故,林君朝不得不在人群之外一蹦一跳向里看去。
林君朝模糊的看见,一位高大男子,既是那早晨所看见的藩王李禹。
李禹站在阁楼前,手拿一道圣旨朗声道:“今朝天下,世间共分三类人,一种是广为人知的山上修士,他们腾云驾雾,天地无拘束,还有就是凡夫俗子,被天地所困,只得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李禹瞥了眼众人,又开口道:“最后一种则是纯粹武夫,纯粹武夫属于是无修行资质的凡夫俗子强行以肉身开辟出来的修行路。
另外,武夫境界由高到低分为九段,九段(天枢境)、八段(天璇境)、七段(天玑境)、六段(天权境)、五段(玉衡境)、西段(开阳境)、三段(瑶光境)、二段(洞明境)、一段(隐元境)。
不过在九段之上尤有境界,但是并没有具体的名字,本王就且称为十段,十一段,十二段。
一至西段为肉胎境,顾名思义,在未到五段前,仍是肉体凡胎,仅仅只是擅长武道的凡人。
五段到七段则为羽化境,寓意羽化登仙,脱离凡胎肉骨,可以与仙人一般于天上遨游。
八段、九段,呵呵则又是另一幅光景了,而十段之上,本王尚未达到就不予评价了。”
众人议论纷纷,谈论着这所谓的武夫。
其中一位身材远高于同龄的少年,朗声道:“这武夫应该怎么修行?”
李禹看向少年,随后展眉笑道:“问题不错,武夫修行主要是淬炼体魄,养气,练气为主,我所说的气,并非是山上修士的灵气,而是真气。
练气的过程就是将灵气不断吸纳入体并储存在这些穴窍当中;而习武则只修一口武夫真气,并通过这一口真气不断冲刷各个穴窍,使真气在穴窍间运行的速度越来越快,此举既能练气,又能间接性的淬炼体魄。
至于养气,则是需要走桩、静坐来进行。
而淬炼体魄,很好理解,便是打熬筋骨,通俗点就是挨打!
将这三种方法相结合,便是这武夫修行的方法。
除此之外,就是学习武夫功法,提升厮杀能力。”
那少年听后神采奕奕,似乎打算踏上武夫这条道路。
李禹看着少年的神情变化,轻轻点头,突然对少年问道:“少年,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大声道:“回大人!
小子名叫林瑜!”
“好的,本王记住了。”
………………第二天中午,林君朝再度来到访仙阁,只因听苓儿说藩王午时要在这公布一道法令,似乎与访仙阁有关。
这次林君朝早早来到访仙阁,站在了第一排位置。
李禹等人准时走出访仙阁,手里仍旧拿着圣旨,看了眼人群,便开口道:“自从在王朝建设访仙阁以来,访仙阁为朝廷招揽、寻访到了不少天赋异禀的修士,为王朝增添实力,凭这一点,本王在此感谢访仙阁这些年来的付出。
其次,本王今日要说的是,皇帝与朝廷众大臣商议,要建造一个与访仙阁职责一致的部门,不过是寻找武夫,其名为云筛府。”
林君朝沉思着,自己并无修行能力,但在这处天下,若是没有一点自保能力,难免会遭人欺负,这武夫看起来是条不错的路,不如去学武?
李禹又介绍道:“朝廷认为,云筛府既然职责与访仙阁相同,所以决定将其建造于访仙阁以北百步的位置。
武夫一途,不是很重视资质,最重要的是勤勉和吃得了苦,所以若是有意踏上这一条路的人,可以自行去往云筛府报名。”
话毕,引起一阵骚动。
不少人己经打算好踏入武夫这条道路,既然不能成为那山上神仙,那就只好做那肉身成圣者。
小说《何为天高》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