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正在连载中的军事历史《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傅小官董书兰,由大神作者“堵上西楼”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穿越古代地主家的傻儿子,傅小官对此很满意:不用权谋,不用厮杀,守着一方土地就能逍遥快活;可为什么他突然就深陷泥潭——朝堂风云,内忧外患,诸事缠身……这不是他一个小地主该承受的啊!快离他远点!公主殿下你也不行!说好的君子动口不动手你……...
主角:傅小官董书兰 更新:2024-05-08 18:58: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傅小官董书兰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完整文集阅读》,由网络作家“堵上西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军事历史《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傅小官董书兰,由大神作者“堵上西楼”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穿越古代地主家的傻儿子,傅小官对此很满意:不用权谋,不用厮杀,守着一方土地就能逍遥快活;可为什么他突然就深陷泥潭——朝堂风云,内忧外患,诸事缠身……这不是他一个小地主该承受的啊!快离他远点!公主殿下你也不行!说好的君子动口不动手你……...
曲尚来久出未归,天字一号房里众人心里颇有疑惑,待小二进来斟茶问起,方知董书兰和秦老此刻就在外面。
“你说傅小官当场为董家小姐作了一首词,还得到了秦老的赞赏?”
问话的是张记老板张良的次子张文翰。
他手持折扇,身着白衣,此刻站了起来,眉头微蹙,满脸的疑惑。
临江四大才子,以张文翰为首,于宣历七年中举,今年九月便要在上京参加会试,此宴一来为董书兰送行,二来,他是要和董书兰一同去上京的。
“回公子,傅少爷确实当场作了一词,秦老吟诵后连叫三声好,小人寻思,那应该就是好了。另外……秦老还邀约了傅少爷有闲暇去临江书院一叙。小人没有说谎,曲家主也在。”
张文翰折扇轻摇,眉间舒展,轻飘飘挥了挥手:“你下去吧。”
他并没有冲动的出去,而是坐了下来,对于周围众人的惊叹未曾入耳。
临江傅少爷他当然是知道的,不过彼此并无交集。
一个纨绔公子,一个临江才子,他们本就是走在完全不相交的两条路上的人。
傅小官继承家业当他的大地主,而他却是要入庙堂为官一方的。
月前傅小官孟浪之事传遍临江,他自然也是知道,当时听到这一消息,他也只是笑了笑,对小妹张沛儿说了一句:“他那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知天高地厚!”
后面传来傅小官被董书兰的侍卫给打了,他也并不惊讶,以傅小官平时所做之事,就算傅小官被杀了,他也不会觉得奇怪。
但他现在心里却有些奇怪。
既然董书兰如此不待见傅小官,他们为何会坐在一起?甚至还让傅小官为她作了一词。
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董书兰在临江的这段时日,他是花了极大精力陪同的,对于董书兰的性子,他自己多少有些了解。
抛开董书兰此次谈判所展现出来的惊人天赋,她不过是才及笄的少女,她和这天下许多的女子并无二致,亲近文人,倾慕才华,怀揣才子佳人的梦想。
傅小官的一身,除了铜臭,便什么都没有。
可他今天却作了一首词!
这首词还得到了当朝大儒秦老的赞赏,那便说明这词肯定是极好的。而不学无术的傅小官,他能作出这样的词吗?
当然不能,那么,这一切都是傅小官的谋算。
他知道董书兰要来临江楼赴宴,他也知道董书兰即将离开临江,所以,他准备了一首词——当然不是他写的。
他以这样的方法来取悦于董书兰,那么,这便说明他对董书兰仍未死心。
此子……竟然如此阴狡!
那便得揭穿他,让他颜面扫地,让董书兰亲眼看看他的丑恶脸嘴,此后,他便永无翻身之日。
好好的地主你不当,装什么文人!
张文翰理清了此中道理,便定下了计划,与坐在身边的临江另一才子柳景行一番耳语。
……
“是这样,母亲创立了余福记,她仙去之后余福记的生意便每况愈下,这是我不愿意看见的,所以就弄了一些酒。”
傅小官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为他的酒宣传一番,尤其是在知道了秦老的身份之后。
“当今市面的酒并没有标准,也就是说人们只知道添香好,可究竟好到什么程度却无法标定。所以我决定给酒厘定一个标准,以度数来分辨。”
“所谓度数,便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烈度,比如余福记以前卖的酒和这市面上绝大多数的酒,它只有十五度。可是香泉酒却有三十二度,而天醇酒达到了四十二度,至于董姑娘在西山别院所饮的琼浆,它是四十八度。”
“当然,度数越高的酒产量越低,所用原料也更精细。比如香泉酒,它的成本便达到了一两四十文,而天醇度数提高了十度,成本却增加了数倍。”
白玉莲忽然看了傅小官一眼,这厮脸不红心不跳。
“这么贵?”秦老皱起了眉头。
“嘿嘿,它虽然贵,但是我敢保证,喝过我的酒的人,不会再喝别的酒。当然,余福记的酒目标客户群体也不一样,所销售的对象是如曲老板这样的大商人,是如秦老您这样的大文人。另外就是,此酒的产量极低,所以我们余福记研究之后决定,香泉酒每日每人限购五两,而天醇酒则限购三两。”
董书兰很仔细的听着,疑惑的问道:“还有不允许人家多买的道理?”
“余福记的酒虽好,却不可贪杯啊。每日产量就那么一点,万一曲老板买完了,秦老想喝怎么办?”
秦老哈哈的大笑起来,曲尚来却不以为然,他说道:“如果你那天醇真能和添香比肩,我肯定会买来尝尝,但若是浮夸了……曲某这张嘴,可是不留情面的。”
“曲老板放心,如果比不了添香,您老砸了我的店都行。”
此话掷地有声,反令曲尚来有些惊讶……难道此子真的掌握了添香的秘方不成?
曲尚来忽然想起天字一号房还有众人等着,便躬身说道:“董小姐,秦老,临江几位家主为二位准备的薄宴,这时间也差不多了,二位可否……”
董书兰站了起来,对傅小官道:“别忘记了将你那酒托人带来给我。”
“一定!既然二位有约,我也不便多留,余福记的酒上市之前,我也会送一些给秦老品品。”
“如此,以后再聊。”
秦老和董书兰随曲尚来去了天字一号房,董书兰没有再邀约傅小官,也不知是有意……还是忘记。
白玉莲这时笑道:“倒是小瞧了你,吹牛的本事也不小。”
“这可不是吹牛,哎……知道秦老的身份晚了一点,不过没关系,他不是邀我去临江书院吗,等瓶子做出来我带着酒去见他……他在文人里的影响太大,而文人这个东西嘛,想要作几首好词就免不了要喝酒。文人不缺钱的,哪怕缺钱,他借钱也得买来喝。”
“这是为啥?”春秀问道。
“因为文人好面子。”
小二上了酒菜,三人随意的吃喝,聊着随意的话题,吹着随意的暖风,倒也颇为惬意。
小半个时辰之后,三人酒足饭饱正要离开,却没料到天字一号房的门开了,曲尚来又走了出来。
“傅公子且慢,是这样,临江皇商之事已定,而董小姐明日便要启程去上京,所以呢,张记柳记黄氏还有我曲记,以及三大粮商的家主,和大家家里的晚辈们一同在此为董小姐送行。”
“刚才里面聊到了傅公子提笔成词,而此词极佳,可因为此词是你为董小姐所作,董小姐不愿拿出来共赏,大家的意思是……请傅公子进去,一来共同为董小姐送行,二来……为我临江才子添彩,如何?”
傅小官静默两息,笑道:“我就不进去了……麻烦曲老板帮忙带个话,各位叔伯的盛情小官心领,另外祝董姑娘一路顺风。我还有很多事情,就先告辞,余福记新酒上市之时,欢迎大家来凑个热闹。”
他抬步向楼梯走去,曲尚来一拂衣袖,脸有愠色,转身走入了天字一号房。
张文翰微微有些失望,却也在他的算计之中。
傅小官如果聪明一点点,他就不会进来,因为他已经将那首词给了董书兰,他的目的已经达到,自然无须进来自取其辱。
张记家主张之策拍了拍曲尚来的肩膀,笑道:“何须为这等小事生气。傅大官是个人物,这点在座的各位没意见吧。至于他这儿子,在临江这么大个地方,也是很出名的……背后不论人是非,我等吃酒,别坏了兴致。”
一番热烈的劝酒之后,柳记柳运诚的儿子柳景行说话了,带着三分酒意。
“傅小官这厮,我等临江才子是不屑于和他打交道的,但他所做之事却听到很多,唯一没有听到过的是他会作诗——大家想想,一个成天混迹于青楼酒楼的浪荡公子,就一个秀才的身份,有一说这身份还是买来的,忽然有一天他会作诗了,而且还很好,这怎么可能!”
“那贤侄的意思……”
“小侄以为,他给董小姐的那首词……是别人所作,他据为己有以此取悦董小姐,其心……可诛!”
此话掷地有声,张文翰摇着折扇,会心一笑。
秦老和董书兰皆皱了皱眉头,便又听见柳景行说道:“大家想想,如果他真有真才实学,此番进来作上一首,一来为他正名,二来为他扬名,千载难得的大好机会,可他却不敢进来,为何?因为胸无半点墨,除了抄来的那首词,他便什么都不会。此,小人也!”
众人欢呼,皆深以为然。
董书兰沉默片刻,从袖中取出了两页纸来。
她淡淡的说道:“如果傅小官真如你所言,那么请诸位看看这两首词。”
她递给了柳景行,又道:“这两首词是傅小官于端午之夜所作,诸位看看能不能入得你等的法眼。”
张文翰眉头一蹙,柳景行接过纸张。
“望江南.江南月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
浪花深处玉沈钩。
圆缺几时休。
……
素娥应信别离愁,
天上共悠悠。”
吟罢,全场皆惊,却鸦雀无声。
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张沛儿此前是见过傅小官的,也听过许多关于傅小官的事迹。
那时哥哥张文翰还未曾离开临江,哥哥提起过傅小官,总是嗤之一笑,“妹妹你可躲着他点,那就是一花花公子,疯狗一般,祸害了不知道多少弱女子。”
然后便是户部尚书之女董书兰来临江,哥哥是极为仰慕的,对她说道:“书兰之美若繁星之下那一朵盛开的兰花,哥此去京城定要中个状元,若能得书兰青睐,此生便再无憾事。”
说到董书兰的时候,自然也说起了傅家那公子,他居然敢在董书兰的面前撒野,被董书兰的侍卫给丢到了大街上,后来还被打得差点没活过来,用哥哥的话说便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每次她都很认真的听着,脸上却始终是微笑的模样。
可在哥哥即将出行去上京时,却见哥哥眉间紧锁,问起才知道那人居然转了性子,还作了两首了不得的词。
这两首词随后她便知道了,当然很好,但是哥哥说他肯定是抄袭的,这在情理之中,张沛儿觉得应该如此。
可随后哥哥去了上京,在听到府里传来的关于傅小官的消息时,她便觉得有些异样。
那酒听说非常好喝,她不饮酒,可父亲似乎从此后便一直喝着那酒。
然后有了临江学子邀约他,他却拒绝,坊间对他的风评各异,但有一点张沛儿注意到了,那人再没有惹是生非,甚至再未曾去过青楼,做人也变得低调稳重,秦老居然为他正名,还以平辈论交。
至此,张沛儿的好奇心便被勾了起来,然后一发不可收拾。
直至六月初一上林洲诗会,她虽然没去,但那首心有灵犀一点通在第二日便传遍了临江城。
这又是他所作!
临江城的人对他的风评彻底变了方向,傅小官,当为而今临江新的四大才子之首!
张沛儿反反复复的看了傅小官流传在外的两首词和那一首诗,重新勾勒出了傅小官的形象,那就是翩翩少年风流倜傥诗书满腹。
不然,何人能写出如此绝妙的诗词?
他不是抄袭,他是有真才实学之人!
一个又有钱又有才的未婚少年,就这样竖立在了临江许多未出阁的大家闺秀面前,张沛儿未曾例外,她甚至很准确的做出了决定,那就是在别人还没有发现或者说是别人还没有重视傅小官这一身才华之前,抓住他!
以自己的家世容貌才学等方方面面,她不认为自己的主动出击会失败。
这便是眼光,张沛儿的眼光相当不错,只是她忽略了一点,此傅小官,非彼傅小官。
傅小官拒绝了,她很伤心——这究竟是伤心还是不服输还是强大的占有欲,此刻无法解答,就连张沛儿自己,也不知道。
她必须挽回,既然通过媒婆不行,既然他未曾见过自己,那就自己亲自出面来挽回。
所以她来了,就在马车里。
心里有些紧张,脸上却很平静。
……
“傅公子留步。”青梅迎了上去。
“你是……?”
“我家小姐想见你一面,请公子随奴婢来。”
“你家小姐是谁?”
“公子上去就知。”
傅小官蹙眉想了想,向停在旁边的那辆马车走去。
打开车门,掀开门帘,便看见了那张略施粉黛很是精致的脸。
他上了车,坐在了张沛儿的对面。
其实这样是很不好的,如果有旁人看见,便会坏了这女子的名声,只是傅小官不清楚这些礼数,况且还是对方邀请的。
“我就是张沛儿。”
傅小官一惊,这算什么事?
他摸了摸鼻子,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再一个月我便及笄。”
傅小官点了点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我已经不小了,无论哪方面。”
“不是……”
“公子之才华令小女子仰慕,而今公子未娶,小女子未嫁,公子拒绝了小女子,想来是有诸多顾虑,今日请公子一见,公子可满意?”
这特么的!
这世界的女人这般生猛的吗?
傅小官顿时觉得自己招架不住。
张沛儿子容颜自然输董书兰两分,但也是极美的人儿啊。
何况她说无论哪方面都不小了,此话是不假的,因为张沛儿此刻还骄傲的挺着。
难不成是这世界的人都早熟?反而是自己的思想出了问题?
傅小官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举起双手,状若投降。
他酝酿了一下言语,说道:“是这样,我是这么认为的,关于年龄我们彼此都还偏小了一些,年龄偏小就会导致我们的阅历不够,也就是我们所认识的人和经历的事都不够多。这样会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会被眼前的美好迷惑而作出仓促的决定。”
傅小官的语速放得很慢,期望张沛儿能够准确的把握住自己的意思。
“结婚这是人生最大的一件事情,我们彼此并不相识更不用说相知,也就是说对彼此的兴趣爱好等等都缺乏足够的了解。而结婚这事在我看来,是必须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之上的,而感情这种事情,却需要彼此间的共性来支撑。”
“我不认为回家就有做好的饭菜就有一杯刚沏好的茶就有一桶温度正好可以洗澡的水等等诸如此类的这种事情就是婚姻,这句话有点绕,希望你能明白。我理解的婚姻是志趣相投彼此欢乐,比如一起去旅行,比如一起下厨房,再比如一起去流浪,关键的是这四个字:志同道合。”
“人生的路很长,在此后的路途上你会遇见更多更优秀的人。姑娘你……”
张沛儿紧紧的咬着嘴唇,泪珠儿扑刷刷的流了下来。
这些大道理她听不明白,娘亲从未曾如此教过她,但她听明白了傅小官的意思。
“你看不上我!”
“这……”
“你就是看不上我!我娘就是这样嫁给我爹的,哪有那么复杂的道理,他们如今很好,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为什么你会不一样?”
“我是为你好!”
“我不要你这样为我好,你要真为我好就娶了我!”
“……”
“你走!我不要再看见你,傅小官,我恨你!”
张沛儿泪流满面,傅小官一声长叹。
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晚风轻,灯火昏黄。
傅小官坐在窗前,手里拿着两封信。
一封是傅大官写的,一封是傅大官写的,他拆开了傅大官的那封信。
这小妮子的字真的是漂亮,每每看起这一纸的蝇头小楷,傅小官就很是羡慕,然后下定决心练字,然后心力憔悴。
“小官,见信好!
最近金陵时有暴雨,我那院子中的花就这样被打落了一地,看着颇为凄凉,所以我就把那些花都拔了。”
傅小官笑了起来,这姑娘越来越偏了。
“酒喝完了,什么时候再送点过来,当然钱还是没有的,不过红楼一梦这书卖的极好,总共赚了三千七百两银子,本打算把你的那份给你寄来,想了想寄费挺贵的,万一路上有个闪失就更不划算了,所以我告诉你一声,那些银子我都存在了我的户头上,你来了金陵之后再给你。”
“我也很想去西山别院,但现在没有由头,爹不让我乱跑,说不成体统。”
“那书已经很久没更新了,书局天天有人催,但主要压力还是宫里,我说你能不能写快点?都是银子啊,虽然前面的卖的还是很好,但你若就这么断了,我估摸着那些小姐妇人们真会跑去临江找你。”
“最近我很无聊,便想着给你做一身衣裳。我去买了布,想着你能穿的尺寸,也裁剪好了,但是在缝的时候把前后缝反了,我不是故意的,所以我只好又叫小旗去买了布,等下次给你写信一并寄去。”
“最近你在忙啥呢?我很想知道,哦,对了,那个张文翰来找过我几次,还邀请我去参加诗会,不过我拒绝了,那人很烦人,像苍蝇一样。”
“好了,就这样,我一切安好,愿你也一切安好!”
简简单单。
傅小官很喜欢。
两人信件往来多次,虽然未曾再见面,却显得更为熟悉亲切,言语也就更加随意。
那一缕情意依然埋在心底,没有人主动的提出,似乎就这么放任它自由的生根发芽。至于最终这一颗种子能不能茁壮成长甚至开花结果,此刻两人都没有去刻意想过,但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望着漫天繁星,多少有些憧憬。
他想了想,也提笔写了一封信。
“书兰好!
我最近是真的很忙,西山建设如火如荼,一切都井然有序的在进行。”
“你那的花拔了是对的,因为我在这种了很多很多很多的花,各种各样都有,再三两月那些花就会开了,整个下村就会变成花海。”
“以前和你说起的稻谷的事情,现在有了一线希望,但要看到成果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
“红楼一梦只写了两回,先寄给你,后面的我尽量,另外那些银子放你那最好,你若看中什么值得投资的就花出去,钱这个东西存着是不划算的。”
“我又长高了一点,不知道你做的衣服能不能穿,不过不管如何,我都很喜欢。”
“另外我给你设计了一件衣服,你若能做出来,我保证穿着会很舒服。”
“有机会来临江,我带你去玩。”
“差点忘记了,酒会给你寄去,但是少喝点,好了,就这样。”
傅小官拿起一张纸,用炭笔在纸上画了个胸、罩,还注明了用什么材料,以及如何测量尺寸,然后笑了起来,想着那小妮子看见这东西会不会很窘迫。
他相信傅大官是会把这东西给弄出来的,因为她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
这其实也是一个商机,市场巨大,但傅小官现在没空理会,就看看书兰会不会去经营这玩意儿。
然后他拆开了傅大官的这封信。
“儿子,你要的采矿批文为父正在办理,找的柳三爷走的知州刘之栋的路子,目前已经到了刘知州的手上,估计很快就会下来。但是官府要收取出产的三成为税赋,这点你要合计一下。”
“你要回临江一趟,一来批文需要你签字画押,二来,为父有些招架不住了,许多富贵人家的女子想嫁给你,为父不知道你究竟有没有心仪的女子,不敢为你做主,左右为难啊。”
“前些日子遇见张之策,他那脸色挺难看,是不是你把他家那姑娘怎么了?张沛儿为父见过,很不错啊。如果你已经拿下,就娶回来,别坏了人家姑娘的名声。”
“见你如此花钱,为父很欢喜,不要有顾虑,大胆的花,这样为父才觉得赚钱有意义。”
后面巴拉巴拉说了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傅小官摸了摸鼻子,没有料到自己如今居然成了抢手货。
明明很久没作诗了啊,明明已经很低调了啊,怎么还会这样?
他想了想,西山这边的事情都在有序的进行,短时间里也只能先这样,那明天回临江吧,正好要找余记琉璃店做一些试管瓶子,实验室八字还没一撇,那些花才发芽,傅小官决定提前把提取酒精的器物先弄出来。
……
傅小官不知道红楼一梦这本书不但风靡金陵,而今已经传到了临江。
张沛儿手里就有一本,还是最新出版的一期。
她坐在窗前痴痴的看着这本书,看一页撕一页,撕得粉碎。
这本书的扉页写着傅小官著四个大字,这是傅大官有意而为,她要为傅小官扬名,为以后自己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增添一份胜算的筹码。
目前宫里看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了临江有个大才子叫傅小官,想来也传到了陛下的耳朵里,如此就是傅大官所希望的结果,哪怕傅小官没有官身,却名满天下,父母和哥哥自然会多思考一二。
然而张沛儿看着这名字却觉得无比的刺眼。
这书当然写得很好,这个人当然也有大才学,可他……却拒绝了我!
听闻许多家的女子都想要嫁给他,张沛儿轻蔑一笑,只怕这些女子和自己一样,都是落花有意而流水无情。
难道他真的喜欢傅大官?
他们是没有可能的,尚书府的千金怎么会嫁给一商贾之家的公子?
我得不到他,那谁也别想得到他!
她将那些碎屑点燃,火光映红了她的脸。
年仅十四岁,还差十来天才满十五岁的少女,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小说《穿成地主家的傻儿子》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