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武雪卿烟雨蒙蒙杂花垂的现代都市小说《带着空间去修真精品》,由网络作家“烟雨蒙蒙杂花垂”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带着空间去修真》是作者“烟雨蒙蒙杂花垂”独家创作上线的一部现代言情,文里出场的灵魂人物分别为武雪卿烟雨蒙蒙杂花垂,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催生术,这个是用在未成熟的灵药或者灵植上的,可以催熟,被施术的油菜无声的长大了一截,其他油菜只有小腿高,它一下就长得跟她一样高,已经开出了黄色的花朵,想来再来一次,油菜就可以成熟了。她喂了鸡鸭鹅后,又坐下打坐恢复灵气,然后对着不同的灵药施了一次催生术,有的灵药从半个巴掌大小长到了巴掌大,而有的灵药只是叶子从嫩绿色变成了深绿色,果然每一种灵药的增长速度......
《带着空间去修真精品》精彩片段
老刘擦掉嘴角的米汤,正回味米香呢就被敲门声打断,不乐意的嘟囔道:“谁啊谁啊,大清早的扰人清梦。”
武雪卿按照原来的套路,直接见到人就喊道:“二大爷,我是你侄子啊,这不农闲了过来看看你嘛。”
那大爷见是他乐得眼睛眯起道:“哟,我的大侄子哟,快快快,快进来。”
两人进屋,老刘积极的把武雪卿带进地窖,武雪卿走走逛逛,把想要的东西都买齐,甚至在角落还翻出了一把鱼竿,
她看着鱼竿想了想还是买了,最后花了将近16块5毛8分,
她挑了一把小斧头就要10块钱,菜刀3块,菜板1块钱,石磨2块钱,鱼竿老头收了5毛,她买了8分钱的鱼钩,有十颗。
老刘看到钱反而还没那么高兴了,搓了搓手,觍着脸道:“大兄弟啊,你那还有没有上次那种米呀?”
武雪卿挑眉:“那种米我也是偶然得到的,哪有那么多,早就没了,要不是我缺钱,我巴不得自己留着吃呢,那米吃着可香了~”
老刘一个劲儿的点头:“是啊是啊,我今儿早上蒸了点干饭就咸菜炒五花肉,那味道,绝了,米汤也香,吃完肚子暖呼呼的,可舒服了…”老刘说完有些遗憾的接过钱,转念一想有钱也不错,这大兄弟是个大方的回回都买这么多东西。
“以后常来啊大兄弟,以后要是还有那种米就找我,多少我都要~”老刘热情的把人送了出去。
武雪卿点头:“行,有机会的话。”虽然她把灵气都剔除了,可是灵米就是灵米,吃着不光味道好,还养身,只是相对起来没有灵米的作用大而已。
要不是家里不方便,空间里目前又没有柴火她早就自己做饭吃了,哪里还用得着生吃菜啊…
买好东西她火速走了,找了个地方把东西收好之后,她就变换了模样坐客车去了奶奶老家,
奶奶老家下面有条河,河边有很多竹林,这个时节说不定还可以找些竹笋呢。
她绕开人经常走的地方,直接从河边走到竹林,这河边基本不会有人来,附近只有田,这会儿又已经过了农忙,田坎边只有堆好的谷堆。
河的两岸都有竹子,只不过她在的这边更多一些,刚来就看到一棵碗口大,已经枯黄竹子斜斜的倒在竹子中间,
她过去拿着斧头把竹子砍断根部,摸着竹子直接把它收进空间,
竹子现在算作是生产队共有的,她现在的模样可不是这个队的,
她放开神识把周围60多米的距离都笼罩着,有点风吹草动她就得赶紧撤退,
这个时候大家也差不多都上工了,能遇到的不外乎就是小朋友或者是一些来河边洗衣服的老人,但是也不会经过这边,因为这边没有路,要洗衣服也要去旁边专门修整好的码头洗。
她一路神识笼罩着周围才敢走过来,生怕掉进坑里,
竹林里面有不少深坑,偏偏地上倒塌了不少竹子和竹壳、竹叶,铺满了地,走路得小心点,不然不小心就要掉进坑里,她们老家这边习惯把坟地安在竹林里,一路上她得小心避开坟堆。
武雪卿心里毛毛的,但倒也还好,毕竟这里埋的算起来也算是她的祖宗了,说起来这边骂人说起的“先人板板”,指的就是祖先们的棺材板或者是灵牌…
她走了一会儿,没有去砍麻竹,而是走到了更远更深的长着龙竹的地方,这种竹子普遍能长到粗碗那么大,她眼尖的看见了几颗竹笋,可惜已经长大了,有几根都快到她腰了,不过有大竹笋说明就有小的,
她赶紧忙活起来,砍了不少干掉的竹竿和四十根左右碗口粗的大竹子进空间,竹子她也不是一片一片的砍,而是挑着分散开砍的,这一片竹林很大,基本看不出来有人砍过的痕迹,又挖了小十斤的竹笋,又挖了两棵带根的竹子回空间种,
她见好就收,只要有了竹种,以后她要多少柴就有多少,把斧头收起,沿着河边的小路准备返回大路,
神识突然扫过一道灰色的身影,武雪卿眼睛一亮,这是野兔子,
是了,这里人很少来,自然就有野兔子,可惜她目前不到炼气三层,不能使用法术,脚下不小心踩到一个竹壳发出来一声脆响,野兔子一眨眼就跑得无影无踪。
武雪卿叹了一声,安慰自己算了算了,沿着路走了一个小时才走到大路上,
坐着摇摇晃晃的客车,等她昏昏欲睡时到了城里,只好打着哈欠跑去了供应社,
供应社人倒是挺多的,线票就在卖布的一起的,她走过去,把票和钱递给了售货员,5支线卷成了五个圆筒,一个圆形的硬纸壳上绕圈捆着线,大概有一厘米左右的厚度,算是不少了,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她要了黑色三筒,白色两筒,要两毛钱一筒,有点贵,但是这种大筒的比较多,看起来也更划算些。
买完了东西她就走了,然后又走去了粮站脱壳,提着60多斤米,30多斤的米糠拐进巷子里,然后进了空间。
她恢复自己的模样回了家,这会儿已经快中午了,两个大人去上班,武柔去了学校,
她关好大门,发现自己的房间门前有一滩水,房门也被水泼湿了,她的房间不平,是朝内倾斜着的,里面肯定已经有水了。
武雪卿打开门见房间里地面湿漉漉的,水已经阴干了大半,昨天下了雨房间本来就潮,现在被泼了水,她一模被褥都是有点湿硬的,
武雪卿坐在床上,感觉自己坐在冰窖里,冷得她心也更凉了几分,她双手抱着自己打了个寒颤…
只有两天了,她没有心情去处理,等她走后,就各过各的生活,这里,她再也不会回来了。
她想了想去了客厅的柜子前,打开柜子,从里面拿了两根粗针出来,放了一角钱进去,这算她买的,一角钱也算贵的了,两根针她要是出门买最多也只要五分钱。
但是她不想折腾了,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她要用来修炼突破,还有做被子和衣服。
衣服她之前有做过,实在不行她可以把身上这件脱下来比着做,别人送的衣服大了也是她自己估摸着改的,虽然针脚做的歪七扭八的,但也足够了,衣服只要能避寒就行,她不嫌弃。
关好门进空间,她先坐下修炼恢复灵气,再去给灵药和果树又浇了一遍水,把空间里新成熟的油菜给收好,又种了一批后就去看灵药大全,
学习300页之后又去缝被套,如此循环了不知多少遍,储物戒指中堆积的食物越来越多,
但是她依旧没有空去做一顿热饭吃,饿了就吃粉晶果或者啃“萝卜”,
再一次消耗完灵气后,她深呼出一口气,运转功法,灵气飞快的钻入她的身体,累积得越来越多,丹田饱满后灵气还在飞快的进入丹田,
丹田内的灵气实在是装不下了,灵气再一次在经脉里乱窜,痛的她背脊微弯,希望能减轻几分痛楚,可惜没用。
她耐心的安抚灵气,引导它们进入丹田,或许突破的契机到了,
她咬牙坚持着,不敢喊叫出声,浑身的冷汗像水一样顺着肌理滑落,将衣服打湿,她掐诀的手不受控制的颤抖着,但却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每一秒钟都变得难熬了起来,直到一声轻轻的“啵”,丹田再一次扩大了三分之一大小,灵气争先恐后的钻入丹田,乖巧的样子与刚刚凶蛮乱窜的样子完全不符,修为居然一下突破两个小阶到了练气三层。
武雪卿将丹田填满后,睁开眼睛,瞳孔中间一丝浅绿光一闪而过,
她摸了摸身上湿透了的衣服,进阶后身体又排出了一些杂质,污血与汗水混在一起的味道很难闻,而且这件衣服的袖口又划线开口了。
她无奈的换了下来,从储物戒指里的箱子里翻了一套浅蓝色的衣衫穿到身上。
滴血认主后变成了她合身的大小,这套衣服是短衫,比较适合她干活,没有其他衣服那种宽大的衣袖和长长的衣摆,
虽然也都很好看就是了,对着换下来的衣服施了一个清洁术,叠在床上放着,
识海中新解开了一点封印,是一些法术的介绍和使用办法,以及,种子。
对,没错,还有种子,但是这一类种子比较特别,它具有特殊的作用,是用来战斗的。
她按照记忆中指导的方位,走到了一个金环样式的储物戒指面前,印上神识滴血认主后,神识打开一看,有两座高高垒起的灵盒山。
灵盒最小的有拇指大小,最大的有一人高。
她想从里面随意挑了个玉盒取出,但是发现取不出来,
她疑惑的抓了抓已经垂至腰间的长发,又试了试还是取不出来。
她索性将神识笼罩所有的玉盒动了动,结果只有最上面最小的那一个玉盒动了动,
她将它取了出来打开,浅绿色的玉盒里面有一颗墨绿色的种子,种子有她小拇指大小,
她划开中指,滴了一滴指尖血到种子上去,种子缓缓的吸收,血色很快的消失殆尽,
种子飞跃至空中,没入她的眉心,停驻在她的识海之中,她心中也多了一丝联系,就像是她对自己的双手的感知一样,很奇妙的感觉。
她收好玉盒,把放着战植的储物戒指放回了原位,并没有带走,
解封的记忆告诉她,以后她每进一个大阶便可以契约一名战植。
她契约好战植后脑中也多了一股信息,这颗种子的名字叫做:崖香,是一种非常有韧性的植物,植物尖端是根尖锐的长刺,大约有二十厘米长,刺附带麻痹毒性,对主人无效,中等异火以上可烧断它,可刺破低阶禁制。
而战植是会随着她修为的提高而升级的,并不只是等级抛的短暂型“武器”。
武雪卿当即催生战植练习攻击,比如缠绕、或者用尖端的刺去攻击。
又将灵气转化成其他五行法术,试了金系的金刃术,土系的土墙术和尖刺术,火系的火球术,水系的水球术等。
这些没有对应灵根的法术虽然能通过法决来转换灵气,但往往要消耗更多的灵气,其中她使用火系的法术消耗得最多,土系的较少,
这也有火克木,土生木的属性相克相生的缘故,
将法术都使过一次之后丹田里的灵气就耗尽了,
她一下脱力,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也是她第一次使用这些法术,太兴奋太好奇了,所以一时耗尽了所有的灵气,
她揉着刺痛的丹田坐下恢复灵气,直到灵气充盈丹田了,痛觉才消退了。
这也给她提了醒,以后要注意灵气的使用度,
恢复好灵气后,她又试了一下木系的法术,连续使用了6次缠绕之后,灵气还有剩余,但是又不够再使用一次法术。
她用剩下的灵气对着油菜使用了一次催生术,这个是用在未成熟的灵药或者灵植上的,可以催熟,
被施术的油菜无声的长大了一截,其他油菜只有小腿高,它一下就长得跟她一样高,已经开出了黄色的花朵,想来再来一次,油菜就可以成熟了。
她喂了鸡鸭鹅后,又坐下打坐恢复灵气,然后对着不同的灵药施了一次催生术,有的灵药从半个巴掌大小长到了巴掌大,而有的灵药只是叶子从嫩绿色变成了深绿色,
果然每一种灵药的增长速度是不同的,但似乎是根据它们喜欢的不同灵气来的,也不是所有的灵药都喜欢木系灵气,只是木系灵气都可以催生它们,但是如果投喂它们更喜欢的其他属性的灵气,则会长得更快一些。
她又掐了两次法决,得出了结论,如果是普通没有灵气的蔬菜,一般两次就可以成熟,
如果是灵米灵蔬这些,这需要五次到十次左右,她目前种植的低阶灵药估计需要五道二十次才可以成熟,有的有年份要求的则需要更久,这样的话需要她每天都施展一次催生术才行,
使用催生术可以选择范围,只是她目前实力低微,灵气满的时候也就能使用十次催生术,一次大概能催生五株灵药,或者她直接选择的范围大一点,直接使用一次,一次性催生五十株灵药,只是范围越大对神识的要求就越高,而且灵药种植的间隔比较远,范围越大,准头就会失控,看似方便了,但其实更浪费。
至于生长周期明显更长的灵果树,正常是十年开花,结果也需要十余年的一阶灵果树来说,她的灵气可以让花落得更快一点~
二阶的灵果树普遍需要生长30年才会开花结果,若是没有那条灵河的话,她可能得二三十年才能吃上空间里的果子,她可能得等到了筑基后使用催生术才有明显的效果,
武雪卿将丹田内的灵气消耗完毕又恢复之后,她开始练习一次使用缠绕术的灵气多少,一点点的注入灵气,灵气少了则前功尽弃,灵气多了消耗又太大,
自从有了那些基础的法术之后,她的学习时间就调整了一下,一半看书一半练习,剩下的时间就是打理空间里的事情。
在空间里反复折腾了半个月,她终于能熟练的用最少的灵气来使用木系法术了,
她深知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只有熟练的运用才能节省时间,她这段时间翻看了两本前辈的自传,
里面都有说明在与人对战时哪怕一息的时间没有把握住,也可能失败,造成严重的后果,
她牢牢的记住这些前辈的道理,虽然她还没有跟修者打过架,但是她跟学校里面的其他小朋友打过,
从小到大,为了不被欺负,她也打过不少架,她深知,一次打不过,以后麻烦还会找上自己,
她的力气不大,但是次次都死揪着一个地方不放,好几次虽然输的惨烈,鼻血都被打出来了,但是那次之后,高年级,长得胖乎得跟小牛犊一样的男同学再也没有欺负过矮小的她了,她也安全且顺利的度过了小学阶段。
在空间内熟练了法术之后,她将砍回来的龙竹用金刃术砍断成她人高,然后在果树旁边找了个空地,留了15米*15米左右的土地出来,围了三个区域,
挖出排坑,竹筒排列紧密,打入地下,覆盖上泥土巩固,又做了一道简易的竹门,将鸡鸭鹅分开关着。
空间里6个月过去了,鸡和鸭子早已经长成了,已经开始下蛋了,
鸡鸭鹅不多,住的地方每个都有5平方左右的空间,已经十分宽裕了,现在每天她都可以收获4个鸡蛋,3个鸭蛋。
数量已经很是可观了,等鸡要抱蛋的时候,她就不收蛋了,让母鸡孵小鸡,这样以后就有源源不断的肉可以吃了。
武雪卿舔了舔唇,估算了一下时间,她已经在空间里待了快一个多月了,外面已经天亮了,明天就该下乡了。
外面房间里也没啥东西了,拢共也装不满一个肥料口袋,她出去收拾好东西,
瞧着外面的天色,她拿着户口本和毕业证去了火车站领火车票,知青下乡的火车票都是由国家出资的。
武雪卿看了一眼时间,是明天下午3点的火车,她把户口本和毕业证收好,户口在她被安排下乡了之后就单独分走了,知青的户口之后也会落到下乡的地方去,
还有一天的时间,她需要准备好被褥,还有衣服裤子,和火车上的口粮。
既然都出来了,她又脱壳脱了100斤米,收进空间,空间里的米现在约有210多斤左右,米糠有一百多斤,
加上之前她收获的花生,玉米,还有土豆,红薯这些已经够她吃很久了,
再加上空间里面的灵蔬各有几百斤,值得一说的是,她从外面带进来种植在空间内的作物都吸收了一点灵气,虽然不多,但是每一代新结的种子长大,不断的更新换代后,
已经和空间产的低级灵蔬差不多了,她现在已经开始修炼,还不能辟谷,但最好食用这些含灵气的食物,没有灵气的食物里面杂质更多,需要定时排出杂质,不然会影响修炼。
更新换代之后,她把有灵气的和没灵气的作物分开存放。
她翻找了一下,把之前去河边砍竹子收到的鹅卵石和石头找出来,在空间种地的旁边挖了一个坑,石头堆积在旁边,围了一个小灶出来,
将干了的竹子用金刃术切成手臂长短,稀释过的空间水注入锅里,她打算先煮一点嫩玉米和鸡蛋吃。
玉米要煮十多分钟,中途鸡蛋熟了之后她就把鸡蛋捞了出来放温,没有热气了,但是摸着还是温热之后才收进了储物戒指里,
捞了之后留了两个鸡蛋边烧火边吃,鸡蛋算是珍贵的食物了,供应社里要一分钱一个,要鸡蛋票才能买,
她家里每个月都会买十多个鸡蛋,但是都落不到她手上,鸡蛋这些东西更是被继母锁在了房间柜子里,每次让她煮饭的时候才会拿出口粮给她煮,
还都是有数的,但凡她吃了一点就能看出来,她吃饭最多能混个半饱,再多喝两碗水也就勉强饱了,走路快些都能听见肚子里的水声。
晚上多跑几趟厕所又没有了。
爱惜的把手掌心的蛋黄吃干净,饿肚子的感觉并不好,但是现在的人都是在饿肚子,放假在她回村里的时候那些小孩子更惨,要是家里有一颗糖,大的舔两口又给小的,要是孩子多的,舔两口一颗糖也就没了。
天冷的时候小孩子都不出来,因为没有衣服穿,就在家里躺在床上,盖着被子玩,要是出门衣服得换着穿,穿的还是大人不要了的旧衣服。
世情如此,人人都过得紧巴巴的,每个人的心里最大的期盼,就是以后能顿顿吃肉,顿顿能吃饱,那该多幸福啊。
武雪卿之前的愿望也是这样,能顿顿吃饱,就算没有肉也没关系,现在么,她的野心似乎大了一点,能吃饱能穿暖了,她渴望更高更远的天空,但她也不会好高骛远,做好眼下的每一件事才是最要紧的。
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就算她有很多粮食,她也不会浪费,因为这一粒粮食可能是别家珍惜的东西。
玉米很快就熟了,她用筷子夹出来放在盘子里凉着,又加了一点水继续煮玉米,锅不大,一锅可以煮6根玉米,她连续煮了30多根之后就停手,煮了20个鸡蛋,其中十个放到温热不冒烟,剩余10个趁热收进储物戒指里面,
利用煮东西的时间她又用竹子做了一个蒸格,竹片交错着,很简单,没费什么功夫就做好了,
洗干净锅,她把之前抽空剥下来的老玉米粒放进锅里,灵气一挥,将玉米粒中的水汽都吸走,
见这个方法可行,她走进竹屋,将地上用清洁术打扫干净,将之前收集到的玉米棒子取了五百斤出来,用灵气取走水汽,剥下玉米粒,玉米芯也给她收了起来,这个可以拿来烧火。
玉米粒用清洁术清理干净后,搬出石墨用灵气推着碾压成粉,废了几天的功夫,得了300斤左右的玉米粉,她想了想还是找了个玉盒装玉米粉,
没办法,袋子不够用了而且不干净,空间里面的普通水很有限,之前她偷偷存了些普通水在玉瓶里面,估计也就五十来斤的样子。
有了玉米面就可以做玉米面窝窝头了,她拿了一个大一点的碗倒入一碗玉米面,然后把烧开的开水倒进玉米面,用筷子和面,
湿了加粉,干了加水,折腾了两次之后扯拳头大小的面团挼圆,大拇指在底下那面中间压出窝窝形状,
挼好的窝头盖在蒸格上面,一个大碗的面粉刚好可以做8个窝头,锅刚好能蒸下。
反复蒸了5锅,花了3个多小时,没什么调料,她想做个辣椒酱搭着吃都没办法,只好就先这样了。
她又这样碾了差不多一百斤面粉出来,收了百来斤小芋头,芋头是本地品种,中间是母芋头,围绕它长出了不少半个拳头大的芋头,一窝芋头长了七八个芋头,
这种芋头软糯绵香,拿来烧鸡是最好的,糯糯的芋头融进汤汁里,挂在鸡肉上,武雪卿光是想想都觉得可以下三碗干饭!
直到前面的人走了,她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位置在最里面,火车上面的行李架已经放了不少行李,只留了一个空位,
她只好把装着破被子的那个行李放了上去,装着新被子新衣服的袋子在她坐下之后,放在了双腿之间,
幸好她比较瘦,在狭小的空间里生存得刚刚好,
坐好之后等了几分钟火车就开了,武雪卿开了一点窗,窗户是从下往上提的,新鲜空气进入后,充斥着各种气味的车厢内味道淡了些许,
武雪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被灰尘呛住了,
咳了好一会儿,喝了一口水壶里的水,
水壶是之前她小升初时考了年级第一名,学校的主任送给她的,算作奖励,每一级的第一名都有,
当时那个水壶去买的话,要5块钱,学校统一采购了一批,她也是因为这个奖励所以努力熬了好久,熬的眼睛都有点近视了之后才拿下的。
水壶里的水还热乎着,她喝了一口,把她挂在腰间,搂在最里面靠近车厢壁和布包放在一起,
虽然现在的人大部分人都比较纯朴,但是火车上本就是个特殊的地方,有时候可是会闹小偷的,特别是睡着了之后,
当然了,小偷一般都去卧铺那边了,这个年代能睡卧铺的多数都是有钱或者有关系的,一般人是买不到卧铺的。
火车呜呜呜的开着,速度不快,偶尔还有一点点颠簸,摇摇晃晃的没一会儿她就有点昏昏欲睡,抱着自己的背包,她歪头睡了过去。
等再醒过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食物气味,后面座位打扑克的人也停了,正在吃东西,有不少人经过过道去找乘务员接热水。
武雪卿也掏出已经冷透了的玉米面窝窝头吃了起来,
窝窝头里虽然没有放糖,但是空间种植的玉米本身就有股甜味,玉米的香气也很浓,就着水壶里的热水她一口气吃了三个窝窝头加一个鸡蛋,
她拿出来的食物在人群中不算显眼,视线范围内有几个人也是吃的窝头,甚至有吃掺了白面馒头的,也有一部分人是吃煮熟的红薯,鸡蛋也是她看见其他人拿出来吃,她才拿出来的,而且是直接一口闷,不会小口小口慢慢吃引入注意那种。
她意犹未尽的砸吧砸吧嘴,还剩12个,还是节省着吃吧,毕竟布包就这么大,中途她不好再加东西进去了,她打算一天只吃两顿,每次一个半窝头,不能吃太多了。
吃饱喝足武雪卿看了一会儿风景,可也没什么好看的,路上都是荒山野地,火车在铁轨上行驶而过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周围的人吃着饭又开始吹起了牛。
如此断断续续的过去五天,终于在武雪卿都开始不耐烦的时不时站起来走两步,耐心告罄时,终于还有两个小时就要到了。
越靠近东省越冷,身上的破衣服早就扛不住冷了,她就借着上厕所的时间,把棉衣穿在了里面,棉裤也穿上了,火车窗户也只敢开一条缝,
打了四天扑克的人群也散开了,个个懒洋洋的坐在座位上闲聊,有的则是开始清点自己的行李了。
武雪卿把行李都收好,等火车要到站时,让其他人先走,走了大部分人之后,她单手把行李提下来,
一手提着一个肥料口袋从狭窄的门出去了,跟着人流下楼梯,
火车外面有不少人等着,有赶着牛车、马车或者就自己等人的。
她一一看过去,在火车站外面找了半小时终于看到了她该去的地方,
那两人都还比较年轻,皮肤黝黑,可能是在外面冻久了,脸上有两坨红,正揣着袖子蹲在驴车侧面呢,
一块木牌子被架在驴架上,上面写着红林公社红河村大队三小队。
在她看到目地的的时候,有一个穿着深灰色棉袄的男人提着行李箱到了那个地方,已经掏出了知青证明和户口本给那两人看。
武雪卿也连忙过去,跟在他后面打招呼:“两位同志好,我是到红林公社红河村大队三小队下乡的知青,这是我的证明。”
把东西递给一个穿着褐色棉袄的男人看了看,旁边背着手的男人已经上驴车整理东西了:“终于来了,再晚点儿我都要被冻成冰坨子了,来,把行李递给我。”
武雪卿连忙走过去,客客气气的道谢,和那个知青帮着把行李绑好,幸好她们的行李不多,只占了车板三分之一的位置,
那人把证明递回给武雪卿:“好了,可以回去了,这次就两个知青,也是来的巧,现在刚秋收完,大家伙都在准备冬天猫冬的口粮呢,回去就能赶上趟,快上车坐稳咯。”
武雪卿坐在右侧,扶好围栏,对面坐了两个男人,看证明的男人则坐在了驴后面的位置上,火车站周围一片荒凉,只有一栋招待所,其他就什么都没有了,地理位置十分偏僻荒凉。
驴车缓缓的动着,武雪卿顿了顿道:“两位同志怎么称呼,我叫武雪卿,叫我小武就可以,是武功的那个武,川省绵市的。”
男知青点头回应道:“我叫李知宁,上海的知青。”
见两个知青都看着他,虎子一只手揣在兜里,一只手把着栏杆道:“我叫成虎,赶车那是我哥成豹,我们是村长家的,村长是我二大爷。”
武雪卿点了点头,那位男知青刚想说什么被冷风吹的缩了缩身体,打了一个冷战之后感叹道:“可真冷啊,没想到东北已经这么冷了。”
成虎从驴车上把挂着的一条深黄色的皮子递给他:“快披上吧,这位女知青冷不?这是牛皮毯子,可挡风了,现在还才刚开始冷呢,等再过大半个月就该下雪了,到时候更冷,我们都不出门了,在家窝着。”
武雪卿摆了摆手道:“不冷,穿着袄子的”
那位男知青麻溜的披上了牛皮毯子,也不在意牛皮毯子上有没有灰:“谢了虎哥,披上一下就好多了,我们刚来也不懂,不知道我们到村上是住哪里呀?”
成虎摆了摆手:“不用谢,你们到时候住知青点,知青点前几年刚修的,堆了排炕,我们队上偏僻,分来的知青比较少,还有四五间空房呢,到时候你们可以自己选。”
武雪卿听到后眼睛亮了亮,空房多说明还能一人一间住,就是费得柴火多点,她身上秘密比较多,哪可能和人一起住,而且完全陌生的两个人一起住生活习惯等完全不一样,到时候会有很多矛盾。
武雪卿想了想问道:“现在村上知青一般干什么活呀?我们也好有个准备。”
成虎想了想道:“刚秋收了,现在农活也没什么了,这会儿大家都在收自留地的白菜,土豆,大葱这些菜啥的,然后过两天村里要修路,到时候要跟着去挑泥和抬石头这些,修路一般是早上修,下午可以不去,因为我们这儿要猫冬,
下午一般都是在家腌酸菜,趁着这几天还有太阳晒点菜,捡点柴什么的。”
武雪卿点了点头:“那我们刚来也没有地,不知道可不可以跟村民换点菜,口粮啥的?”
“这个简单,到时候你们去找我们村东头,墙上写了标语的那家,她们家今年菜有富余的,你看着给点钱就成。”
武雪卿连忙道谢,几个人有来有回的倒也聊了些村里的事情,让他们两个对村里熟悉了不少,
“我们村里大家都团结,一家有事儿邻居都帮忙,有事儿帮忙到时候就说一声,村上不会不管你们。”成虎性格十分豪爽大方,主动跟他们说了些事情。
“我们村三面都有大山,山下有河,等冬天要过年前半个月,村里会组织冬猎,去山上打野狍子,野兔这些,村里的劳动力都去,会算公分,除了交给公社的,剩下的我们会按照人口和公分大家一起分肉,
下个月等河里结冰了就会去打渔,到时候杀了做腊鱼,过年的肉也有了,这可是外面城里没有的,运气好的时候,一家能分到五六十斤呢。”
那位男知青震惊道:“这么多啊,那河一定很大吧?”
“十多丈宽呢,连着松江的,到时候你们勤快点,多去帮帮忙,等收拾好之后去松林那边去捡榛蘑,半个月再怎么也能捡个十几斤呢,加上鱼啊肉的,也能过个好年了。”
知道成虎在关照他们,武雪卿和另外一位男知青都纷纷表示自己会努力干活。
一想到有这么多好东西,武雪卿也忍不住开始期待了。
驴车慢慢悠悠的压过泥马路,天边挂着太阳,只是云太多了,没晒一会儿就躲进云里了。
中午他们是吃着各自的午餐,等太阳西斜到半空时,终于到了队上。
驴车停在村里大空地上,几人都下来活动了一下筋骨,没多久一个带着深灰色帽子的高大男人从屋子里走出来:“到啦?还挺早,刚准备去村口接你们呢。”
“二大爷。”
“二大爷,这是到的知青小武和小李同志。”
武雪卿和李知宁连忙叫村长,村长应下回了句两位同志好之后,过来就给了成虎一拳,敲在他肩膀上:“你小子昨天闯了祸就跑,你爹刚去山上砍棍子去了,啧,快回去吧,麻溜跪下认错,我等会儿安顿好知青就过来。”
“啊?我爹咋这么小心眼呢…”成虎哀嚎了一声,苦着脸,垂头丧气的在成豹的嘲笑声里结伴拉着驴车走了。
武雪卿两人提着行李跟在村长后面一边走一边回村长的话。
“对,川省绵市的,我们那边冬天也有的地方会下雪,但是没有这边冷。”
“上海那边虽然繁华但也没有那么好,吃肉都难。”李知宁叹了口气,继续道:“我家人多,我哥又要结婚了,家里住不下了,我也高中毕业了,想了想决定听从号召,插队下乡了。”
知青点在村尾,在山脚下离山近,不过院子围得高,武雪卿比划了一下大概有2米多,用石头围的很结实。
推开门,一排白灰石头房子坐落在院子里,院子挺大的,还有一口井,边缘多修了一间厨房,墙面被熏黑了,烟囱这会儿还冒着一点烟,显然是有人在做饭,
听到声响,有三个人打开门迎了出来,纷纷叫了声村长。
村长点了点头,指着后面的人:“这是新来的知青,以后和睦相处。”
三人一边打量新来的知青,一边连连应道。
“你们先去选房子吧,现在知青少,可以一人一间也可以和别人同住,门从外面栓着的就是空房,选好了放好行李,有话跟你们说。”
武雪卿神识一扫,找了间边缘靠厕所近的屋子,空房间房间有大有小,靠近厕所的这间最小,只能睡一个人,其他房间的炕有大有小,但最小的也能平躺下三个人,要是之后还来知青,肯定要和人同睡的,还不如直接选这个最小的房间一劳永逸,她把东西立在炕前,
房间大概7平方左右,只有一张窄炕一米宽,一米八长,其他地方都是空空的,地是泥巴地,墙体下面是石头,上半截是碎砖头,虽然简陋,但是看起来比较结实,房间里大部分的空间都被炕给占了,看起来比较拥挤。
见两人都放好东西出来了,村长也不废话:“因为你们刚来,没有口粮,队上可以借给你们,以后有工分了年底分粮从里面扣,或者就是你们自己去找人换,村那边墙上有标语的家里可以换菜,往南边第二家黑瓦那家也可以找他们换口粮,
明天给你们一天时间把要用的东西都弄好,记得来找我交资料落户,后天早上6点去村口大队部那里集合,要修半个月路,只早上上工,下午你们可以去准备过冬的口粮,
哦对了,要是缺柜子啥的,去村口那家,行了,走了。”村长没废什么话,说完干脆利落的走了。
两人送走村长,三个老知青迎上来自我介绍。
“我是周桂山,杭州那边的,是知青长,以后知青点有事情可以找我,希望大家和睦相处。”穿着褐色棉袄的男人拍了拍身上的柴火灰道。
“我是李丽丽,是上半年来的,来自黑省,今年17岁。”梳着两根辫子,穿着蓝底白花袄子的妹子笑着打招呼,她笑容朴实,脸色因为低温裂了些口子,已经结黑痂了。
“我是汪东春,宁省的,下乡3年了,以后有事就招呼。”一个面色黝黑,脸上挂着两坨红的瘦弱男人冷淡道。
武雪卿两人都纷纷自我介绍了一下,然后五个人也没有多说什么,先进去收拾东西了。
武雪卿进屋后把炕上的灰擦干净,拿旧床单垫在最下面,然后铺上旧棉被又铺上新床单,空间里那床6斤重的棉被叠好放在床尾。
炕虽然只有一米多宽,估计一米二左右,一米八长,睡她一个肯定是够了的,能一个人住一个房就已经很棒了,虽然挨着旁边知青的那一面墙并没有封得严严实实,中间的墙壁大概有三米高的土墙,最上面是空的,偶尔会有隔壁的声音传来。
把枕头也放好后,她把肥料口袋里面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床尾,身上的水壶和布袋都放在床上。
除了知青长在煮饭以外,其他人都在房间里做事,
她把门锁了之后直接去了村长说的卖柜子的地方,
离知青点不算近,走了十分钟,她敲了敲门,一个年长的婶子在门里回道:“来了来了,直接进来呗,哪里用敲门的。”
见是一个脸生的瘦弱妹子,大姨疑惑道:“妹子敲我家门干啥?”说完她反应过来:“是新来的知青吧?”
“是的,婶子,我是新来的知青小武,村长说你家有柜子,所以我过来看看。”
“噢,进来吧,老头子有人来看柜子了。”大姨把人带进门,对着门里喊了一句后就继续去收拾菜去了。
武雪卿走进来之后才发现,院落里面空的地方都摆满了白菜,看起来颇为壮观,
就连屋檐下的空地都被白菜摆的满满的。
“来了来了,妹子,走这屋看柜子。”一个戴着灰帽子弓着背的大爷对着她挥了挥手,
武雪卿连忙顺着白菜的中间空隙走过去,房间里摆着好几个柜子,还有木盆,背篓,篮子什么的,
“妹子,自己看哈,有不懂的都可以问,炕柜3块钱一个,木盆1块钱一个,背篓8角,篮子6角。”武雪卿走过去看了看,神识一扫,挑了两个毛刺比较少,有两个抽屉的炕柜,
又挑了两个木盆,一个衣柜,一个背篓,一个篮子。
“这个衣柜多少钱?”武雪卿指着一个双开门两米高的柜子。
“这个衣柜可不便宜,香樟木的,不招虫子,要18块钱一个呢。”
武雪卿点了点头道:“我要了,那就27块4角是吧?”她数了钱递给老头。
“行。你端着盆走,剩下的我和我老伴儿给你送过去,就是衣柜得等会儿,等我儿子回来了就给你送过去,妹子叫什么?”难得的一个大主顾啊,乖乖,二十多块钱花起来眼睛都不眨的。
“武雪卿,叫我小武就可以。”
“行,走吧。”老头子动作利落,上手就端了一个炕柜然后招呼外面的老伴儿进来:“老伴儿快进来帮忙送下东西。”
三个人抱着东西送回了武雪卿的房间里,放下东西就走了,主要现在也忙而且也不熟,没空寒暄,武雪卿也喜欢这样,她一向话不多。
把东西都放好后,武雪卿看了看天色打算去买点口粮。
到了卖口粮那里,一个头上带着蓝色头巾,头发已经全白了的婆婆开了门。
“婆婆,我是新来的知青来买点菜。”
“啊?说大声点,听不见。”
武雪卿被婆婆的大嗓门震了震,凑过去婆婆的耳边大声说道:“新来的知青,来买点菜。”
“哦哦,行,进来吧,有白菜,土豆,大葱,白萝卜,红薯,还有粉条要不?”
武雪卿听到有粉条眼睛亮了亮,大声问:“都要,怎么卖啊?”
“白菜4分钱一斤,其他都5分钱一斤,院子里这些都可以,闺女自己挑啊。”
这个价格有点贵,但是,也没办法,这些是必要的,武雪卿看着院落里还摆着不少菜,她过去把要的东西都挑了出来,堆在院落一边。
因着东北这边冬天很漫长,差不多3个多月时间都要猫冬,想了想留了一半给另一位知青,
哪怕只要了一半,也很壮观了,光是白菜看着都有几百斤,显然是她们两个人很难完成的工作量,
老婆婆也挠了挠头出了门去找邻居了,没多久四五个婆子和两个跟在后面的小伙子提着根个百斤称就过来了,一行人干活麻溜着把菜搬进背篓里称重,老婆子拿着本子记重量。
看着配合默契的婆婆阿姨们,武雪卿默默的加入了搬运的工作,称重后的菜都堆在门口的板车上去。
两个小伙子装满了一车就往知青点推,另一辆板车在后面接上。
最后秤下来白菜305斤,土豆160斤,大葱70斤,粉条10斤,多多少少都余了些,婆婆就直接抹零了。
总共算下来26块钱左右,武雪卿把钱数好递给婆婆,婆婆数好点头,几个邻居阿姨又帮着把东西收拾好,笑呵呵的打了招呼就纷纷回家去了,
武雪卿对着些婆婆阿姨都挺有好感的,也不会多说多问,个性爽朗干脆,凑一块儿开开玩笑,不知不觉活就干完了。
两个小伙子也跟着武雪卿一起回知青点,还有最后一趟送完就可以了。
“武知青,菜我们给你堆地窖里了,地窖在厨房下面哈,堆在最右边的,等会儿你得花时间整理一下昂,对了,刚刚木二叔给你搬柜子来了,在门口等着呢。”
武雪卿没想到他们还直接把菜堆进地窖了,她以为要回来自己搬呢,对着两个小伙子连连道谢。
两个小伙子倒是摆手,反而有点不好意思。
三人赶紧推着车回去,打开大门果然一个头发剃成寸板的高大男人蹲在门口等着,
武雪卿过去道歉让他等久了,木二叔挥了挥手,比划了几个手势。
后面推板车的小伙子见了说:“木二叔说没事,武知青你快开门让木二叔给你搬柜子吧。”
武雪卿对着木二叔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心下了然这位木二叔可能是不能说话,连忙过去开门,
送走了木二叔后,武雪卿就进地窖去帮忙搬菜,
地窖是做成一间一间的,有几根大木头支撑着,以她目前的身高倒不用弯腰,三个人没一会儿就搬完了东西。
武雪卿见他们要走,连忙拿了两角钱:“多谢你们了,要不然我可就难了,光是这菜我就得搬很久。”人家帮忙她也不能什么都不表示,两角钱不算多不算少,确实人家也帮了大忙,不然她一个人估计光是搬就要搬两三个小时,地窖爬上爬下的很废功夫。。
两个小伙子把空板车推得飞快,大声喊着:“不用了,大家都是一个队的,我们也是帮的王阿婆。”
见人走了,武雪卿想了想还是算了,以后人家有需要的话她也帮着搭把手,把钱收好,把地窖里的菜收拾堆好,
眼见着天色还早,她朝着松树林里去了,刚刚弄菜的时候有听到大娘们说起松树林捡蘑菇的事情,她也知道这是大娘们好心指点她。
松树林在知青点对面,一连串的松林,她背着背篓和篮子走了过去。
看天色这会儿差不多4点的样子,她准备去找一点柴,晚上好做饭,
走了十多分钟,眼前就出现了一片松树林,松树很是高大,地上铺着一层松针。
她索性直接放开神识,直接找到有枯枝的地方就走过去捡,折断后放进背篓里面。
越来越深入松树林就出现了蘑菇,她看着地上的棕色蘑菇,蘑菇的菌盖是棕色,菌杆是浅一点的棕色,她摘下一点点闻了下,有一点木头的香气,还有点潮湿的味,说不上好闻。
这可能就是他们说的蘑菇,只是不知道是哪一种?既然见到了,索性就摘了下来,打算等会儿找知青长问问。
天色越来越黑,林子里面能见度也低了很多,她背着一背篓满满的柴,提着一篮子蘑菇回去了。
路上她遇到的大的树枝,不好拿的都收进了空间里,还收了一些松针,可以起火的时候用,
至于蘑菇,就不仅仅是手上的一篮子了,这种蘑菇一长就长一片,经常四五根长一块儿,
没多久她就摘了十多斤,多余的都被她收进了空间里面,外面只有篮子里面的几斤。
武雪卿满载而归,村里也冒起了烟,空气中飘出了饭菜的香气。
知青点也起了炊烟,在落日的余晖中缓缓的消散。
知青点的人都在厨房,包括那个新来的知青李知宁,四个人聊的热火朝天,见她进来连忙给她让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