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霓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她知道现在情绪激动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保持冷静才能更好地思考和分析。
她闭上眼睛,回忆起刚才与谈歌的对话,试图将每个细节都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中。
不仅如此,她还仔细回想今天中午接到的那通电话,努力记住谈歌当时所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渐渐地,师霓感觉自己的思绪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她开始逐一分析谈歌的言论,并尝试从中找出关键信息。
从有了喜欢的人→加上了微信→暗恋柳暗花明……这一天,不,这一个下午谈歌和”那个男的“的进展是不是太快了一些啊。
这速度,感觉和谐号都追不上吧。
不对,这不是速度的问题,而是师霓所担忧的事情成为了现实,或者是说即将成为现实。
作为局外人的师霓,对于这件事情的,远远要比局内人的谈歌看得明白。
她虽然不大清楚在这场社团聚会中,所发生的这一系列事情的前后顺序,但仅凭着发生的这些事,就足以让师霓拼凑出一些东西了。
不论是聚会→拒绝告白→索要微信,还是聚会→索要微信→拒绝告白,这三件事情的发生顺序都没有对结果产生任何的影响:那就是”那个男的“成功的得到了谈歌的联系方式。
学姐告白,就只是一件突发事件,这是”那个男的“所无法预料和控制的,但他却可以决定告白这件事情的结果。
如果他对谈歌有意,就必定会在聚会中利落的斩断一切桃花,毕竟,他和谈歌目前也只不过是停留在“认识”的阶段。
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如果”那个男的“在一开始的时候,就给谈歌留下了优柔寡断的印象,那是很不利于他后续的“计划”的。
因此,通过拒绝告白的这件事情,师霓就基本可以推断出来,在这场聚会中,”那个男的“的醉翁之意便是谈歌,或者是说这场聚会的目的就是他和谈歌。
学姐告白的事情,被轻拿轻放的过去了,便是最好的证明。
不过,确定了”那个男的“对谈歌有意的这件事情,对于师霓来说,却算不得上是一件好事了。
她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够让谈歌明白男人只会影响她拔刀的速度,只有寡王才能一律硕博呢?
师霓兀自想着改变谈歌心意的办法,只是可惜的是,哪怕是她己经食不知味的吃完了心心念念的外卖晚餐,却也依旧一无所获。
而比起自己的原地踏步,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对手的成功,哦,不,是谈歌的暗恋有所进展。
就在师霓打算今晚摆烂的时候,谈歌的手机突然响了——是”那个男的“——这几乎是师霓瞬间就想到的答案。
果不其然,很快谈歌便将这一噩耗以事实的方式告诉给了师霓。
“旎旎,连昹他给我发微信了!”
谈歌的语气里充满了惊喜,而师霓也因着谈歌的惊喜,心不由自主的下落了一格,真是突然有些不大喜欢看到谈歌欣喜的模样了。
“哦,是吗?
他发了什么?”
纵使师霓不愿意去打探谈歌的隐私,但相比较于可能有机会让谈歌认清楚”那个男的“的“真面目”,师霓还是果断的选择了后面。
至于所谓的“真面目”,师霓早就被愤怒冲昏了头,哪还有心思去思考,所谓的“真面目”是否是真实存在的了。
不过,纵使师霓的心中百转千回,她却也无比的清楚,自己不能够在谈歌的面前,暴露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是嘛,他发了什么?”
师霓根本就不在意连昹到底给谈歌发了一条怎样的消息,终归不过是讨好的问候罢了。
可即便是这样的问候,师霓也不希望从谈歌的嘴里转述出来。
“他给我道了歉,说很不好意思在由他们社团举办的聚会上,发生了这样的插曲,如果有机会的话,想要好好的补偿我一下。”
好好的补偿?
说到底就是在给下一次见面找理由,罢了。
下一次见面,补偿,当真算得上是一个难以拒绝的理由呢?
即便是谈歌回绝了连昹,他也可以说是补偿大家,再举办一次聚会。
所有人都去,谈歌还怎么拒绝?
就在师霓不知道要怎样去摆脱这个困局的时候,谈歌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师霓的思绪。
“师霓,你说我要怎么回复他?”
师霓看着眼前一脸纠结的人,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她心想:这有什么难的?
不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吗?
只要表现去对”那个男的“无意,几次过去,”那个男的“迟早会放弃。
想到这里,师霓的脑海中思绪翻涌,她心中的想法如潮水般源源不断地涌现。
因此,她所表达的分析自然也如同潺潺流水,完全是心中所想的真实写照。
“在这次聚会中,你不仅没有遭受任何实质性的损失,甚至还可能从中获得一些意外之喜呢!
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接受那个……你那位学长所说的补偿。
而且,如果你接受这份补偿,那么对方是否会对你产生一些不好的看法呢?
也许他会认为你并不是那种含蓄内敛、有分寸感的人;又或者觉得你过于功利和现实,凡事都只看重物质利益而忽略了其他更为重要的因素。
这样一来,你们之间原本可能会良好发展的关系很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所以说啊,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再做决定哦!
毕竟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形象才是最关键哒~千万别因小失大呀!”
只是在话说出口之后,师霓却无端的产生了一丝心虚,让她下意识的不敢去看谈歌的脸。
然而,就在那一刹那过后,她似乎突然回想起某些事情来,眼神变得深邃而坚定起来。
就像是要向谈歌证明自己并未犯错一般,她竟然毫不退缩地迎上首视起了谈歌的眼睛,以此来证明自己一点也不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