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现代都市 > 精选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

精选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

王动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王动谢秀娘是小说推荐《我在明末守边关》中的主要人物,梗概: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主角:王动谢秀娘   更新:2024-05-13 04:3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王动谢秀娘的现代都市小说《精选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由网络作家“王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王动谢秀娘是小说推荐《我在明末守边关》中的主要人物,梗概:大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精选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精彩片段


众人急忙看去,果见西北方向有烟尘数股,越来越大,接着一阵阵如野兽般的呼嚎怪叫声传来。

烟尘中,几个后金骑兵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在他们的前面四边,还有十几个大明的百姓在惊恐地四散奔跑着。

这些百姓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人人惊慌哭喊,脸上都带着绝望的神情。

那几个后金骑兵似乎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并不忙着下手,只是呼啸着来回奔驰,不住地将这些男女驱赶到靖边墩这边来。

忽然马名一声哭叫:“是二丫,天啦,天啦,她怎么会遇到鞑子的……”

众人看去,果然,百姓前一个逃难的女子不正是马名妻石氏是谁?

此时她的发髻散落,脚上的鞋子也是不见,哭喊着笔直朝墩这边逃来。

凄凉的声音隐隐传来:“当家的,快救救我……”

马名拼命地叫道:“二丫,二丫!”

他对钟大用叫道:“钟头,快开门,让二丫进来,晚了就不及了!”

钟大用怒道:“你这说的是什么话,鞑子趁势冲进来怎么办?我们妻口可都在这的。”

马名跪下向钟大用拼命哀求,钟大用只是铁青着脸不说话,余者墩内各人也是沉默。

那几个后金兵冲到近前,绕着靖边墩不住的耀武扬威,大声对墩上指点取笑。

一边用鞭子抽打他们周边的百姓,借着马势,他们每一鞭过去都是卷起一片的衣衫血肉,特别是石氏更是被抽打得鲜血淋漓。

墩外百姓一片凄凉绝望的哭喊,特别是石氏的喊叫声更是揪人心中发疼,墩内人人脸色难看。

王动拳头握紧,他平静心神,仔细观察那几个后金骑兵。

外面后金兵一共五人,都是一人双马,其中两人身着钉着铜钉的棉甲,皮盔上一根避雷针高高顶起,手上拿着精铁镰刀。

又有两人明盔暗甲,其中一人盔管上有黑缨,背上有二尺方的背旗一杆,手上拿着一杆虎枪。

最吸引人的是一个身着银光铁甲的后金骑士,铁盔上长尾红缨,背上斜尖插着一杆色旗,连马身上也罩着棉甲,手上拿着一柄铁制的长柄挑刀。

无一例外的,这五人都是身材矮壮,马术娴熟,特别是那个银甲骑士,马术的精良更是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他操控马匹,不住对墩上大声取笑,一边用各人不懂的胡语叫着什么,气焰十分嚣张。

韩朝沉静的声音传来:“鞑子兵五个,有马十,两个步甲,一个马甲,领催一个,还有一个白甲,都是硬茬,出战胜算不大。”

听了他的话,墩内各人都是脸色灰白,王动眼中精光一闪而过。

在后金的军队中,军中士兵主要分为三个等级,守兵、步甲、马甲。

普通的女真男子,从十岁开始,每三年参加一次考试,达标便为守兵,接着是步甲,再后为马甲。

马甲上为拨什库,以马甲内的优胜者选任,汉人称其为领催。

拨什库上为代子,又称分得拨什库,就是后世满清的骁骑校。

分得拨什库上是牛录章京,便是后金一牛录三百兵之首。

而后金的马甲兵中,更优秀者又被选为红摆牙喇兵与白摆牙喇兵,便是后世满清护军与前锋营的前身,一个后金牛录也不过数十个红摆牙喇与十几个白摆牙喇兵。

眼前后金兵虽然只有五人,却人人都是精锐,特别是那个白摆牙喇兵,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墩内有战力只有王动,还有韩朝兄弟三人,余者都是妇人与残弱,确实胜算不大。凭眼下的墩内人等,能闭墩自保己经好了,勉强出战只是死路一条。

马名也知道自己妻子是不可能救回,只是绝望地流泪呜咽。

忽然几声凄厉的惨叫声传来,墩内各人忙向外看去,却是那几个后金兵跃马来回砍杀那些百姓,想是这些后金兵戏耍够了,终于要下手了。

马名一下子跳起来,冲墩外大叫:“二丫,快跑,快跑!”

石氏拼命朝墩门这边逃来,忽然她一声惨叫,带出一蓬血雨,重重地扑倒在地,她身后一匹马现出,却是那个后金银甲骑士,那张得意狞笑的脸分外刺眼。

马名大哭,双拳用力打着身前的围墙,一直打到血肉模糊仍不自知。

墩内各人都是凄凉,齐天良默默地拍了一下马名的肩膀,却不知该说什么,只余下一声长叹。

那个后金银甲骑兵拨马怪叫着朝墩门方向冲来,哈嗬嚎叫一声,然后又得意地转马回去,这样来回数次。

韩仲恨恨地道:“哥,鞑子太猖狂了,有没有把握射他一箭?”

韩朝摇了摇头:“这鞑子兵总在六十步外开转,胜算不大!”

王动一声不吭地张开了手中的大弓,慢慢地将弓弦拉起,静静地看着那个再次策马冲来的白甲骑兵。他这手上的大稍开元弓乃是祖传下来的硬弓,当年先祖王虎曾用这张弓南征北战,弓力达到两石强,弓弦上撘的长箭也是特制过的铁镞重箭。

王动平静地等待着,大拇指轻轻压在中指上,在大拇指上方,还有一个铜制的扳指。

看着王动的样子,悬楼上各人都是不由自主地看向他,这王……这王动要干什么?

连墩内的夜不收韩朝兄弟二人都没把握射中那个鞑子,他王动有这把握?

王动心神古井不波,等那白甲骑兵冲来,近了,更近了,一百步,九十步,八十步,七十步,就是现在!

王动一声大喝,弓如满月,“嗖!”的一声,那个后金白甲骑兵只来得及避开要害,就被王动一箭射翻马下。

“好!”

悬楼上各人都是不由自主地叫了一声好。

不说钟大用等人,就是韩朝韩仲兄弟也是震惊地看向王动,

这王动……竟有如此箭术。

那个后金白甲右胸近肩处中箭,这一箭力气好大,直接将他从马上射飞,重重地摔倒地上。

那个后金白甲被这一箭一摔三魂七魄都去了一半,主要还是那种恼羞成怒的感觉。

他纵横大明各地,没想到却在这个小小的火路墩下翻了船,看来这南朝也非无人,自己真是大意了。

他倒也悍勇,一咬牙爬了起来,一伸手将箭杆折断,这时余者几个后金兵也看到这边情形,顾不得再砍杀周边的大明百姓,慌忙策马围了上来,将那个后金白甲扶到后面相对安全些的位置。

他们几人用胡语叽叽嘎嘎了一阵,那个背上有背旗的拨什库留下照料兼指挥,余者三人呼啸地策马冲来,绕着墩门射来了几只柳叶重箭,王动与韩朝韩仲在悬楼上还射,双方你来我往了一阵,那几个后金兵见讨不到便宜,一声呼啸,各人换马,烟尘滚滚,很快便走得没影,只留下地上几具大明百姓的尸体。

这个时候,墩内各人看向王动的目光更是不一样,杨通摸了摸自己失去门牙的嘴,再看向王动的神情满是畏惧,韩仲裂开大嘴,冲王动竖了竖大拇指,韩朝也是对王动友善地点了点头。

钟大用干笑一声,道:“没想到王兄弟这等身手,今日你勇挫鞑子士气,我会向上官为你请功的!”

王动默默不语地看着墩外百姓的尸体,地上鲜血处处,特别是远处石氏那遇难的遗身,是那么的刺目。

他看了看远处,各墩各堡上都是毫无动静,看来是没有明军敢出来截杀这股后金寇兵了。

……

在墩外的地上,马名抱着妻子的尸身痛哭,众人都是在旁默默观看,几个妇人不时轻声安慰他。

王动心头难过,石氏是个好女人,在墩内对自己一向友善,昨日她还好好的,今日便成了一具冷冰的尸体,这个世道,人命贱如草。这个时候,他分外挂怀在辛庄内的谢秀娘与母亲二人,她们在庄内……应该没事吧?

此时在墩旁几个幸存的百姓畏畏缩缩地围了过来,有几人扑到地上几具尸体上痛哭,其中又有一个老汉年在五十多,脸上满是凄苦的神情,他领着几人向钟大用拜谢:“多谢军爷救命之恩,大恩大德,老汉永不敢忘!”

王动看这几个百姓都是衣衫破烂,脸有菜色,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惊恐,不过听口音,他们似乎不是保安本地人。

钟大用一下子也听出来了,他挺着自己肥胖的肚子,问老汉道:“听口音,老汉你好象不是本地人,你们是从哪来的?”

老汉垂泪道:“我们是从怀来那边过来的,老家遭了灾,又被鞑子洗劫,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只得到蔚州那边投靠亲朋,没想到今日又遇到鞑子兵,幸好有军爷撘救,否则今日我们都是死在这里了!”

说着他又重重地叩了几个头。

钟大用漫不经心地“嗯”了一声,他摸着自己稀稀拉拉的胡子,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一双细细的眼睛只是在老汉与几个幸存百姓身上转动,一丝狠毒的光芒更是一闪而过,他旁边的杨通看了看他的脸色,也是在那老汉身上转了转。

感觉到钟大用等人的异样,老汉与几个百姓不安起来。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脚步声响起,却是高史银奔了过来,远远的他便叫道:“周边都是无人,看来匪徒们都溃散了!”

猛地他看到地上莫天宠的尸体,他呆了一呆,过去蹲下观看,良久,他看向王动等人:“王头,你们将莫天宠杀了?”

众人神情都是淡然,王动看了他一眼,道:“这莫天宠终是祸害,正好杀了!”

高史银站起身来,他呆若木鸡,半响喃喃地道:“我答应过他的,这莫大膀子也是看在往日交情上才答应做内应的!”

王动一声大喝,指着高史银的鼻子厉声道:“高史银,你要记住你的身份,你是兵,他是贼,你与他讲交情?你眼中可有律法军纪?”

高史银不由自主地退了一步,他低声道:“可是王头你许诺答应过的!”

王动喝道:“许诺只对良善君子而言,这莫天宠身为官军,却甘愿从贼,便是匪性难改!此辈手上不知沾染了多少百姓的血,你敢说他没有屠戮过方家沟的村民?没有杀害过无辜百姓的命?这厮若是拿了银钱,又不知上哪去招兵买马,祸害良民。除恶务尽,我岂能留此后患?”

王动从箱内抓了一把银子扔到他的脚下:“你拿着银钱走吧,以后不要再来见我们。”

高史银下意识地捡起银子,他脸上横肉不住地抖动,只是呆若木鸡地站着。

韩仲叫道:“高蛮子,你要想好了,此后一去,我们就不是一路人了。”

高史银只是呆呆地站着,王动不再理他,只是下令手下清点银子。

略一估计,这屋内的银钱约有两千多两,再依莫天宠说的,不远处的仓房还有六百多石的米粮。区区一个匪寨便有如此丰厚的钱粮积蓄,怪不得历史上的流寇都愿破坏,不愿建设,抢掠所得就是比辛苦种田来得快速。

看着这些银子,王动心下也是灵光闪动,自己无时无刻不为钱财烦恼,只是一个小匪寨便缴获这么多,看来以后剿匪积粮,也是一条快速积累财富的捷径。

清点着这些银子,靖边堡各人都是喜笑颜开,有这些银两钱粮,明年堡内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看天慢慢亮了,王动让韩朝带几个人,先将这些银子藏起一半再说。

韩朝正要去,这时高史银回过神来,他一咬牙,一把将银子扔开,跪下向王动重重叩头:“小的不要银子,以后只情愿跟在王头身边,希望王头不要赶小的走!”

说着又是连连叩头。

王动很是高兴,他大声道:“好,你深明大义就好,你起来吧,以后我们就是同生共死的好兄弟。”

他捡起那几块银子,放到高史银的手上,微笑道:“这银子你怎能不要呢?这本来就是你该得的。”

高史银手上紧紧攥着银子,他低声道:“多谢王头。”

韩朝韩仲二人也是过来拍高史银的肩膀,都是道:“好兄弟!”

高史银傻傻地笑了起来。

……

看韩朝带人将银子在后山某地藏好,王动便引发了火箭讯号,让张贵领兵前来接应。

张贵早听到山上动静,不过他不知道王动情况如何,也不见王动的火箭讯号,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正咬牙想带军士强攻山寨时,这时他看到王动的讯号,立时大喜,便点起全部兵马杀来。

官军冲进寨门时,却毫无抵抗,寨内只余下一些到处乱窜的残匪,张贵喝令部下搜索剿匪,然后又见到王动。

众人相见,都是感慨,看着议事厅内到处是匪徒的尸体,鲜血满地,可以想象昨晚撕杀的惨烈,问起王动昨晚之事,王动自然另有一套说词应对。

张贵拍着王动的肩膀叹道:“难为老弟了!”

那贴队官肖大新也是沉默地看着王动。

王动又带张贵等人到寨内存放银钱的仓房,虽说昨晚银钱己被王动藏起一半,但所余仍有一千多两银子,看着这些银钱,再看看那堆放满粮米的仓房,张贵哈哈大笑,乐不可支。

他下令将银钱米粮全部搬出来,在寨内一个空坪上堆得满满的。

看着这些银子粮食,众人眼中都是露出贪婪的神情,张贵抚须沉吟了一会,经过此战后,他对王动更是依重,他道:“王老弟苦战有劳,若不是你,我们还不知什么时候夺下这山寨,这样吧,这些缴获便分你一半吧!”

此言一出,许多董家庄的人脸上都露出不满之色,肖大新张口待言,又闭口不语,只是神色间更见阴沉。

王动微笑道:“此战众人皆是出力,岂能我靖边堡军士独占一半之多?这些缴获银两我只要两百两就好,不过靖边屯堡初创,存粮不足,只希望大人多给卑职一些米面粮食!”

此言一出,在场各人看向王动的眼神都是柔和了许多,张贵哈哈大笑,越发看王动顺眼,他道:“也好,老哥也知道你日子过得苦,就依你了,缴获的银两分你二百两,米面便给你四百石吧!”

王动大声谢过。

张贵又高兴地对自己董家庄的军士道:“出兵剿匪前,我曾答应过你们,只要打下四倾梁匪寨,定会人人有赏。我张贵说话算话,现在就每人赏银一两,等回堡后,我还会论功行赏!”

董家庄各人都是欢呼,此次剿匪算是收获重大了,不但伤亡小,各人还有吃有喝有赏银。赏银分下后,人人都是喜悦。

而除了眼前的缴获犒赏外,等军功上报后,或许还会有些斩首赏赐下来。只是大明军功向以擒斩东奴北虏为首,西番苗蛮次之,内地反贼又次之,本地贼匪更是排在最后。最后等军功下来,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还是眼前的缴获奖赏最实惠。

除了银两粮米外,官军还缴获了匪徒兵器有近百把,这些兵器,张贵大多自己留着,只分给了王动十几把,这个世道,只要手上有兵器,便有了实力。王动自然不好跟张贵争夺。

此外官兵搜剿山寨后,又抓捕到了六、七个残匪,对这几个匪徒,张贵厉声对他们喝叱了一阵后,便下令将他们全部斩首。

对这些人,王动也不想要,虽然他现在堡内缺乏人力,这些残匪也都是青壮,个个身手不凡。不过这种积年老匪恶习极深,定会带坏了堡内的军户,这些匪徒要不得。

此外官兵还解救了四十余个被匪徒掠来的女子,对这些女子,张贵自然是义不容辞地去安慰她们,王动也不好跟张贵抢夺这些女子。

最后,张贵看了一眼这个四倾梁匪寨,便大声下令将这个匪寨烧了!

王动心中一动,他叫了一声:“管队大人且慢。”

张贵奇怪地看了王动一眼,道:“老弟你有何事?这个寨内不能驻守,等官军退后,怕又被匪贼占据,不烧了作甚?”

王动道:“管队大人知道的,我那屯堡初创,堡内石料木料都是缺乏,这些木料有用,烧了可惜。等卑职回去后发动男女,将这寨营料石都拆回去,再来烧它不迟!”

张贵哈哈大笑,指着王动连声道:“老弟,真有你的!”

余者董家庄各人也是一样大笑。

最后张贵便依王动所言,这寨营先留着,等靖边堡的军户前来将木料石料拆光后再烧好了。

……

大军得胜搬师,过了辛庄后,王动与张贵等人分道扬镳。

现在走在路上的靖边堡军户,除了辎重队外,连两队战兵在内,每人身上都是抗着沉重的银钱米面。当时分的两百两银子还好,不过四百石粮米不是一笔小数目,况且各人身上还背有沉重的盔甲兵器等。因此分担下来,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抗着一些东西。

不过众人神情中都是乐不可支,各人大声欢笑着,第一次出战剿匪就所获这么丰厚,今年可以好好地过个年了。

当这些出战军户带着胜利品回到靖边堡时,整个堡内都是轰动了,钟荣与杨通率领各人出堡来迎接,看到这些缴获,众人是一片的喜悦喧闹。喧腾的同时,一些堡内老少看到自家男人顺利归来时,很多人也是流下激动的泪水。

回堡后,王动立时对各人论功行赏,那两队战兵几乎人人都有斩获,王动下令从缴获中拿出银两米面,给他们每人赏银五两,米面两斗,有受伤的再加一斗。那队辎兵虽未上阵杀敌,但他们运送辎重也是同样辛苦,也是每人赏银二两,米面一斗。

留守的那队战兵,同样每人赏米一斗,一时间人人欢喜。

当然了,阵亡的两个靖边堡军户王动除了下令厚葬外,还给其家口抚恤银十两,此后他们家每月也可以从堡内支用米麦三斗。这让两户人家伤感落泪的同时也是感激涕零。

眼见没几天就要过年了,眼下第一重要的是将藏在四倾梁匪寨外的一千多两银子运回来,还有,寨内的木料石料也要全部拆回来。王动发动全堡的男女,每天都是到四倾梁寨内去拆除木料木板,一连拆了多天。消息传出,这事也成为舜乡堡当地的笑谈。

山寨内的石料木料不可能一下子拆光,可以明年继续拆。不过那些藏起的银子先运回来,有了这些银子,再加上此次缴获分得的米面,今年堡内可以好好过个年了,而且有了这些银子,明年屯堡的事情也好办很多。

而这些天,王动也是一直在与韩朝等人总结此次的剿匪之事。


小说《我在明末守边关》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