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趣书网 > 现代都市 > 阅读全集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

阅读全集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

大千飞雪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小说叫做《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是“大千飞雪”的小说。内容精选:为何要逃?因为谋反失败了。一想起这事,他就气不打一处来。他原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名公司高管,恰好和原身同名,不小心出了车祸,然后莫名其妙穿越到了这个陌生的时代。而原身昨天急着赶路,不慎跌落马下,撞到了脑袋。等醒来后,他已经在逃命的路上了。因为父亲逼宫失败,一行人被逼近进了大山,自此占山为王,他决定白手起家……...

主角:李昭李昆   更新:2024-06-03 07:5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昭李昆的现代都市小说《阅读全集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由网络作家“大千飞雪”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是“大千飞雪”的小说。内容精选:为何要逃?因为谋反失败了。一想起这事,他就气不打一处来。他原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名公司高管,恰好和原身同名,不小心出了车祸,然后莫名其妙穿越到了这个陌生的时代。而原身昨天急着赶路,不慎跌落马下,撞到了脑袋。等醒来后,他已经在逃命的路上了。因为父亲逼宫失败,一行人被逼近进了大山,自此占山为王,他决定白手起家……...

《阅读全集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精彩片段


陈晋摆了摆手,道:“你去告诉太子,什么都不用做,任由局势发展即可。王景不是说,十日内可以剿灭乱贼吗?那就再等等吧,看他到底能不能收复柳城。”

“下官明白了。”景芝恭敬道。

“若无其他事,你就回去吧,将我的意思,禀告给太子。”

“是,下官告辞。”

景芝走后,陈晋脸色变得阴沉。

不一会,书房外有人敲门。

“进来!”陈晋道。

一老者微微低着头走了进来,此人是府邸内管家,陈晋平时习惯称呼他“老黄”。

“老爷,刚才你和景大人谈话时,有下人在屋外偷听。”老黄道。

陈晋眼中露出不屑,“是他派来的吗?”

“是的。”

“你安排人,悄悄处理掉吧。”

老黄又道:“府邸里,最近又来了一些人,也要一并除掉吗。”

“如是皇帝派来的,留下几个吧,否则皇帝岂会安心。至于其他人,不用再留了。”陈晋身上浓浓的杀气。

或许是觉得屋子里有些闷,陈晋来到了后院花园。

陈氏作为金陵名门,府邸经过多次扩建,里面的花园占了不小的面积。花园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有的含苞欲放,有的亭亭玉立,还有的色彩鲜艳。远远望去,美丽又壮观。

陈晋在花园里闲庭散步,想起了以前的很多事。

在姜宁贤年轻时,那时他尚未登上皇位。为求得陈氏的支持,经常来府邸里做客。曾有一日,姜宁贤在花园里游玩时,说了句:“这陈家的花园,比宫里的御花园还要大。”

陈晋当时听到后,以为他是随口一言,并未在意。

如今想来,姜宁贤或许从来没变过。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他内心深处,始终忌惮着陈家。

当时,陈氏尚不是陈晋做主,是他的父亲说了算。陈晋闲来无事,经常和姜宁贤一起把酒言欢,也为他夺嫡出谋划策。姜宁贤信誓旦旦的保证,等继位后,必会励精图治,轻摇赋税,打击贪腐;然后攻取淮南,继而一统天下,打造千秋盛世。年轻的陈晋,相信了姜宁贤的话。

为此,陈晋多次劝说父亲,同意姜宁贤和长姐陈华倾的婚事。陈氏门生弟子,全部倒向了姜宁贤。在强大的助力下,最终,他成功夺取了帝位。

姜宁贤继位之初,颇有明君之相。时常和朝中官员,通宵探讨国事。闵地有叛乱,姜宁贤不顾危险,御驾亲征,一月时间即平定叛乱。

后来陈晋才明白,姜宁贤之所以亲征闵地,是为了更好的掌控兵权。此次立功将领,无一人是柳氏子弟或柳氏部曲。此战后,柳知捷对军队的影响力,骤然下降;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在军中一呼百应。

陈晋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终于看清姜宁贤的真面目。可惜,实在太晚了。姜宁贤早已坐稳皇位,大权在握。

幸好,姜宁贤和他一样,头发已半白。

无论什么人,一旦步入了晚年,就不愿再折腾。对一个皇帝来讲,没有什么比握紧皇权,更重要的事情。

如今,四位皇子的夺嫡之争,日益激烈。他们背后做的种种事情,皇帝即使知道,也不会说什么,哪怕这些事情是有损国家利益。

皇子间不管怎么斗,裁判都是皇帝,这有助于皇帝更好的控制皇权。相比柳城的沦陷,皇帝最担心的,是朝中各方力量失去平衡。

陈晋对汉中的形势,比皇帝了解的更多。宋民元在过去一年里,给他多次来信。谈及了王景的种种作为,并希望尽快调离柳城。

小说《爹,没事别谋反,儿子要替你填坑的》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杨辛胸中涌起万丈豪情,拔刀指向柳城,吼道:“攻城!”

万山军刚刚大胜,眼下士气高涨。士卒点起火把,扛起云梯,杀向柳城。

这一次,所有人都清楚,此战已无悬念。

城墙上,秦峰和王文开皆不在,没人指挥战斗。且城中士卒仅有数百人,如何能抵挡得了城外的数万大军。

万山军轻松杀上城墙,柳城士卒迅速溃败。有万山军士卒从城内杀到城门处,从里面打开城门。城外大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内。

杨辛和各寨主皆面色大喜,心中激动,正要进城。卢柏良拦住众人,说道:“万山军因官兵压迫太甚,被迫起兵。进城后,当善待百姓。不可滥杀无辜,不可纵兵抢掠。”

杨辛点了点头,道:“柏良兄说的对,我等若和官兵一样,欺压平民百姓,必会失去人心。”

柳城大胜,已确立杨辛在众人心中的威信,故无人敢当面反驳。纷纷表示,必会约束手下。

朱威心中不爽,他对城内的财富,早已垂涎已久。这次攻打柳城,他损失了将近一千名士卒。若不抢掠,如何能恢复实力,心中不由嫉恨起杨辛。

入城后,杨辛亲自带人控制城内武库、粮仓等处。

朱威趁其不备,悄悄脱离队伍,唤来手下。让其去抢掠城内大户钱粮,然后将抢来的东西带回山寨。

除了朱威,齐景云也趁乱带人混入城内,冒充其他山寨的士卒,直奔城内豪强而去。

李昭前几天几乎花光所有钱财,购置大批军械、生铁、粮食等物,所以齐景云此次行动极为重要。

至于这么做会不会得罪杨辛,李昭倒并不担心。哪怕被发现了,又能怎样?真打起来,还不一定谁灭了谁。

况且,杨辛攻打柳城,已彻底得罪了官兵,那还有精力应对昭武军。

..........................................

万山军控制武库后,取出里面的兵器,进行大规模换装。来自秦牛岭的士卒,先行装备,然后才轮到其他山寨的士卒,李昭也分到了一百柄长刀。

杨辛取出库房的钱粮,分发给所有参战将士。此举,再次拔高了杨辛在军中的威信。

在众人高兴的同时,宋民元和张氏兄弟,利用城内混乱和黑夜的掩护,化妆后悄然逃离柳城。当杨辛想找他们算账的时候,已找不到人。

三人出了柳城,不敢耽搁,连夜逃往南郑。

柳城被攻破,与汉中而言,无疑是一场地震。

宋民元清楚,眼下能帮到他的,只有王景。如王景能够派兵,尽快收复柳城,并且愿意帮他说话,他或许能免于一死。

瞟了一眼一旁的张氏兄弟,宋民元心中恨极了二人。

张氏兄弟,同样灰头土脸。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柳城有一天会被攻破。夜晚的山路不好走,两兄弟刚才摔了几下,膝盖隐隐作痛。

天微微亮的时候,三人看见前方有十几人,估计是附近的村民,正席地而坐,喝着茶,吃着东西。

三人一直在赶路,又累又渴,决定先在此处休息下。

张行茂傲慢道:“你们几个,把身上吃的喝的都拿出来。这些钱,赏你们的。”

说完,随意往地上扔了几枚铜钱。

但没人去捡地上的铜钱,几个村民没搭理宋民元三人,神色悠闲,不急不慢吃着手中的东西。

张行茂大怒:“你们几个是瞎子吗,是不是嫌钱少。”又往地上扔了几文钱。

其中一个村民站了起来,淡淡道:“这些是死人的钱,我可不能要。”


山中粮食基本快要吃完了,两三天后,黑虎岭就会断粮。

李昭告诉所有士兵,如果此战打不赢,大家都会饿死;无论多么困难,也要坚持打下去。

输了,大家一起完蛋;赢了,昭武军将脱胎换骨。

待准备充足后,包括李昭在内,全军八百六十一人,带上长刀、长矛,迎着朝霞,向目的地前进。

走到一半时,李昭令众人原地休息,吃些干粮,恢复体力,然后继续出发。

全军抵达一处山坡时,李昭下令全军趴下隐蔽。刘轩练兵这么久,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士卒动作迅速,且没人敢随意暴露自己。

一个时辰后,手下来报,前方发现一车队,运送十几车木柴,刘轩立刻去做准备。

不一会,车队抵达此处,随行仅十人左右。刘轩一声令下,两队人马迅速前后包抄,将车队众人团团围住。

车队领头人惊骇不已,此路平日里很少有山匪出现,没想到今天会遇到,连忙解释道:“诸位好汉,莫要误会。”又指了指后面马车,道:“好汉请看,这里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只是些寻常木柴。”

刘轩道:“没有误会,木柴可是要送往城外的张家。”

车队领头人神色一紧,意识到这些人目的并不单纯,懦懦道:“是的。”

“你叫什么名字?”

“小人张大梁。”

“你每次向张家运送木柴,是如何进入张家府邸。如实告诉我,你若骗我,立刻取你性命。”刘轩杀气腾腾道。

张大梁显然被吓到,表情惊恐,道:“小人每次将木柴送到张家府邸门口,张府里会有下人出来,将这些木柴搬进府内,小人从未进去过。”

王子辰围着车队看了看,对李昭道:“在下建议,士卒可藏于车内,外面盖上木柴。但这些车最多只能藏五十个士卒,其余士卒在府邸外隐蔽。待张家下人打开大门,车内士卒立刻出来控制大门,引其他人杀入张家。”

“可以!”

刘轩死死盯着张大梁等人,道:“刚才的话,你们也听见了。如你们万一不小心,导致我被提前发现,或者想要告密,第一个死的就是你们。我即使没攻进张家,杀光你们还是轻而易举。若你等愿意配合,事成后会给予重赏,明白吗?”

“小人明白,一定配合。”张大梁连忙道。

于是,五十名昭武军士卒藏于车内,其他人紧跟其后,一同前往张家府邸。

约半个时辰,运送木柴的队伍抵达张家府邸。李昭等人,为了不被站在墙头上家兵发现,躲在远处隐蔽。

张大梁心中万分紧张,故作镇静朝墙头上高喊:“木柴来了,赶紧来搬。”

墙上之人认识张大梁,先确认其身旁只有十几人,大部分是熟面孔,然后迅速通知了府内管家。

不一会,张家大门打开,管家和一些下人走了出来。

管家指着张大梁怒骂道:“今天是怎么回事?为何来的这么晚。下次要还是这样,别想再拿到工钱。”

张大梁低着头,不敢反驳。眼睛时不时瞟向马车,额头冒出不少虚汗。

管家没注意到张大梁的异常,冷哼一声,正要让下人搬运木柴。

就在这时,刘轩突然从木柴中钻出。管家吓了一跳。没给管家反应时间,刘轩抽刀砍倒管家,血溅了张大梁一身,吓得他瘫坐在地。

刘轩怒吼道:“动手!”

其余昭武军士卒迅速从马车中出来,杀向大门。

周围家兵,突遇此等变故,见来者不善,急忙要关上府邸大门。

眼见大门即将关闭,刘轩带人杀到。将大门强行撞开,暂时控制了大门。

在远处隐蔽的李昭见刘轩得手,未有丝毫耽搁,立刻率领身边所有士卒向张家杀去。

李昭跑的很快,因大门前仅有五十名昭武军士卒,担心撑不了多久,必须尽快前去增援。

没想到的是,杨智这么大年纪,竟然跑在李昭前头。这老家伙,高举长刀,一脸的亢奋。

前进中,有数十人被弓弩射中。其中一支弩箭,距李昭仅有半步。即使如此,李昭仍率众快速前进;心中清楚,只有尽快攻入府内,此战才有机会获胜。

打斗声很快引起张府家兵的注意,发现到有外敌入侵,连忙往刘轩处杀去,想要将进入府内的昭武军士卒赶出去。

刘轩见状,未有惧意,死守大门,一步不退,努力为李昭争取时间。虽敌众我寡,但刘轩身边的昭武军士卒,之前皆是雍王府家兵,战斗经验丰富,敢打敢拼。

张氏家兵,平日里借助坚固的防御工事,防守自然没问题。但当敌军冲入府内,却不免有些慌乱,一时无法将刘轩赶出。

刘轩咬紧牙关,身旁昭武军死伤惨重,拼命守住大门。

正当局面危急时,李昭率兵杀到。七百多名昭武军,蜂拥而入。

“守住大门,绝不可放一人出府。此处离柳城不到十里,不可被官兵发现。”李昭急道。

王子辰也参与了此战,率五、六十人守住大门。

周文和刘轩两人,继续带兵攻往府邸深处。两人一身是血,挥刀又快又狠。

李昭战斗力有点弱,跟着众人后面。

家主张高顺,正在卧室床上和小妾调情,一脸的惬意。

耳边隐隐约听到杀声,声音越来越大,脸色剧变。

出屋后,见府邸里已杀作一团,到处都在战斗。

昭武军占据先发优势,经过刘轩长时间的训练,基本熟悉多种刺杀动作;尽管兵器不如张府家兵,却未落下风。若遇对方身着盔甲,长枪则迅速刺向咽喉或脸部。

由于此战爆发的太过突然,一些家兵措手不及,甚至没来得及穿上盔甲,已命丧黄泉。

刘轩杀疯了,那边人多往那边冲。哪怕左臂中了一刀,仍死战不退。

论精锐,张府家兵不可能比得上雍王府家兵;其意志力和战斗力,也只是强过一般的山匪。

随着战死人数越来越多,不少张府家兵害怕了。

杨智冲的太猛,看见了家主张高顺。两眼血红,直接挥刀朝张高顺砍去,连杀数人。吓得张高顺连连后退,急令周围家兵拦住杨智。

李昭略有些诧异,这老家伙竟如此生猛。

杨智年龄即将半百,尚敢如此搏命。这也刺激了其他的昭武军士卒,包括新兵。谁也不愿承认自己不如一老头。

昭武军声势大振,攻势愈加猛烈。

张府家兵步步后退,逐渐开始崩溃。

杨智一直死死盯着张高顺,待其身边家兵四处逃命,找准机会,一刀将张高顺砍翻在地,连求饶的机会都没有,即一命呜呼。

家主张高顺已死,大门又被堵住。府内家兵丧失斗志,或死或降。

李昭见胜局已定,解除家兵武器后,将其分开看押。

心中长舒了一口气,终于打赢了,昭武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死伤人数接近三百人。

王子辰兴奋跑了过来,“大帅,刚才询问府内掌管钱粮的下人。得知,府内光白银就有二十万两,铜钱和金银珠宝等尚未来得及统计,想来数目也不少,粮食五万石。府邸内还有不少军械,如长刀、弓弩、盔甲之类的。”

李昭狂喜,激动的声音都有些颤抖,“快!快安排人立刻搬回黑虎岭,通通搬走。牛车、马车之类的,全部装满。”

“不对!张家三代人的积攒,绝不止这些。我建议大帅再去张高顺房间里找下,或许有什么暗室。”杨智突然道。

“宋俊,你带人去找下。比方书架、字画、床底下、墙壁之类,该砸的都砸的,务必要找到。”李昭对身旁一人道。

“是。”宋俊抱拳道,然后立刻带人离去。

“这张家是何来历?“李昭好奇道。

“张氏是汉中豪强,家族子弟多有在汉中当官。据说,在齐国朝廷里,一个户部郎中也是张家的人。”杨智道。

“这张府修建的如同一座堡垒,家兵武器精良,可有人在军中从事。”李昭问道。

“张高顺三个儿子,目前都不在府邸内。长子张行元和次子张行茂,目前人在汉中首府南郑,皆在军中任职。是故,若要搞来大批军械,对张家来讲不是什么难事。”

李昭面色疑惑,不解道:“齐国的法律,允许军械流落这些豪强之手?不担心他们造反吗?”

杨智轻蔑一笑,“自然是不允许。王景匹夫也,明知汉中是重地,依然横征暴敛,致使不少汉中百姓落草为寇。汉中无数大山中,还有不少类似黑虎岭这样的山寨,这全都拜王景所致。此人不仅不善民生,对军略更是一窍不通。”

“这样的蠢货,为何能当上汉中刺史。”以前李昭也问过王子辰同样问题,王子辰毕竟是魏国人,对齐国的国情不甚了解。

“王景的亲姐,是当今齐国的王贵妃。王贵妃甚得齐帝喜爱,其生有三皇子。王景经常向三皇子姜宇输送钱粮,三皇子得以收买朝中大臣,争夺太子之位。在王贵妃运筹下,王景成为汉中刺史。且汉中之地,远离齐国都城金陵,易守难攻,近数十年来未有战事发生。至于汉中大山里的穷苦百姓,齐帝即使知道,也不会在意。王景得以坐稳汉中刺史之位。”

原来如此,李昭大致明白了汉中情况。不由多看了杨智几眼,这老家伙这些年来,表面上是在家读书种田,恐怕没有真闲着。

杨智定定看向李昭,眼神里有光,说道:“大帅,汉中可图。”

果然,此人心怀野望。李昭对此倒也不在意,有抱负是好事,只要效忠昭武军即可。

李昭故作为难道:“昭武军寥寥百人而已,别说汉中首府南郑,光柳城就有三千守军。我能否自保尚不可知,岂敢再有非分之想。”

汉中之地一府四县,因汉中靠近魏国。汉中县城的守军人数,一般比其他地方的县城多一些,首府南郑更有数万大军。

李昭的话,杨智自然是不信,李昭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安分之人。在魏国时,和父亲雍王积极谋划逼宫,带头攻打东宫,敢拿剑指着魏帝。失败后,逃到齐国,在黑虎岭上收买人心,然后又成立了昭武军。显然,此人所图甚大。

“攻破张府后,所得到的钱粮,足够大帅扩兵数千人。其次,在下建议,无论汉中哪座城池,短期内皆不要攻打。”

“说下去。”

王子辰、刘轩等人也靠了过来,一副颇有兴致的样子。

杨智定了定神,缓缓说出他的想法:“在齐国朝廷看来,只要占据汉中各城,就相当于控制了整个汉中。然而,汉中一半以上的百姓,并不住在城内。因王景残暴,更加剧了百姓逃向城外。有百姓择偏僻处居住,也有人干脆在深山中落草为寇。大帅如要攻打柳城,必会引起齐军的注意。不如将精力放在城外,逐步攻略其他山寨,收纳百姓。如此一来,即不用担心引起齐军注意,也能逐渐扩充实力。”

李昭听完,顿时有所悟。杨智意思很简单,攻打城池不划算,且会引来大批齐军,不如将精力放在城外。这和伟人所说的“农村包围城市”,有相似之处。

李昭心情大妙,对杨智道:“说得好,这次你立下大功,以后可以和刘轩、周文等人一样,带兵打仗,希望你不要让本帅失望。”

杨智满脸的激动,连忙半跪道:“谢大帅信任,末将愿效犬马之劳。”

在没有遇到李昭前,杨智是真不甘心,整日郁郁寡欢。他自认胸有韬略,却无法进入齐国官场。李昭刚上黑虎岭时,杨智一开始是冷眼旁观。直到后来,发现李昭年龄虽不大,手段却是了得,山寨里上上下下,皆很快信服李昭,于是决定为李昭效力。

“不过有件事,你让本帅心中不太高兴。你怂恿我攻打张家,应该是另有目的吧。”李昭不悦道。

杨智心中一叹,果然瞒不下去,“在下惭愧,当初受张高顺陷害,被关在牢狱内,心中恨极了张高顺。”

李昭早已猜到此事,淡淡道:“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是!”

这时,宋俊兴奋的跑了过来,大喊道:“找到密室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